2011年唐山市化学高考备考研讨会讲稿

2011年唐山市化学高考备考研讨会讲稿

ID:38489464

大小:12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3

2011年唐山市化学高考备考研讨会讲稿_第1页
2011年唐山市化学高考备考研讨会讲稿_第2页
2011年唐山市化学高考备考研讨会讲稿_第3页
2011年唐山市化学高考备考研讨会讲稿_第4页
2011年唐山市化学高考备考研讨会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唐山市化学高考备考研讨会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年唐山市化学高考备考研讨会讲稿一.基本概念1.近三年高考命题特点:注重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分散系、电化学等有关的基本概念的考查。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高考的知识内容和要求如下表:内容要求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原子团的定义理解 了解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理解3.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理解4.同素异形体的概念了解5.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理解3.基本概念的复习策略(1)根据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认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2)说概念 课堂教学面临着从“灌输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

2、的课题,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在主动中退让,学在吸收中进取。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贯彻“学以致表”的理念,科学合理安排时间,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二.基本理论(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近三年高考试题特点主要考查平衡移动原理、等效平衡;试题情景为图像或表格为主;难度中等。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考的知识内容和要求如下表:内容要求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2.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平衡的含义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存联系了解理解掌

3、握3.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浓度、温度和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理解掌握(二)物质结构1.近三年高考试题特点物质结构部分比较重视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考查;近三年对周期律、长式周期表的结构、晶体的类型及其性质等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考查明显不够,估计2010年会加强该部分的考查。近三年高考试题考查了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构、位、性”三者间的关系;化学键的分类、常见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合价、酸性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分子的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判断、电子式的书写、晶体的类型、元素的推断等。2.物质结构高考的知识

4、内容和要求如下表:内容要求1.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理解10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3.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氢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理解了解4.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及其性质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高考的内容和要求如下表:内容要求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掌握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元素的原子半径、化合价以及单质、化合物

5、的性质等)递变关系,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说明: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部分的复习策略高三复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既可以按“构建知识系统→讲解典型例题→满分冲刺训练”的程序进行,也可以精心设计一道(或一组)易错题,先进行训练,通过暴露错误,引起学生的注意,再进行知识系统构建。前种教学程序会让学生不断增加信心,后种教学程序会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象“晶体的类型和性质”知识系统的构建,就可以采用

6、后者。从求知转向表现,倡导“学以致表”是课堂教学领域改革的一大趋势。学生都有表现欲,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一种成功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学生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表现性学习是通过学生在一定情境中的“表现”,来主动获取并巩固知识,它强调由内而外,以内养外,通过表现达到善待自我与欣赏别人的统一。高三复习,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体现“以促进学生表现为本”的趋向,可以说高三复习,学生是不是能学得很有趣,是不是能有新的收获,都和教师的引导包括指导有极大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唤醒并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欲,切不

7、可无视或压抑学生的表现欲,每节课都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并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表现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三)电解质溶液1.近三年高考命题特点电离平衡部分比较重视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中和滴定、弱酸电离程度和酸根离子水解程度的判断等;对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化学(原电池原理和电解的原理及应用)考查不够。近三年高考试题考查了酸电离程度大小的判断及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小的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指示剂的选择;电解的原理及实验现象的描述;(NaHCO3)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酸式盐溶液的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