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照相过程和原理

全息照相过程和原理

ID:38491492

大小:6.98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3

全息照相过程和原理_第1页
全息照相过程和原理_第2页
全息照相过程和原理_第3页
全息照相过程和原理_第4页
全息照相过程和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息照相过程和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息照相的原理和实验过程【实验目的】1.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2.学习全息照相的实验技术,拍摄合格的全息图;3.了解摄影暗室技术。【实验仪器】JQX-1型激光全息实验台,He-Ne激光器,光开关及DBD-I电脑多功能曝光定时器,分束镜一个,扩束镜两个,全反射镜两个,被摄物体(如:小鸡,小鸭等)及放置物体的底座,全息干版及底架,暗室技术使用的设备。图1实验仪器实物图【实验原理】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早在1948年就由伽伯(D.Gabor)发现,但是由于受光源的限制(全息照相要求光源有很好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在激光出现以前,对全息技术

2、的研究进展缓慢,在60年代激光出现以后,全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全息技术在干涉计量、信息存储、光学滤波以及光学模拟计算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伽伯也因此而获得了197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全息照相与全息照相术在介绍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全息照相和普通照相有什么区别。总的来说,全息照相和普通照相的原理完全不同。普通照相通常是通过照相机物镜成像,在感光底片平面上将物体发出的或它散射的光波(通常称为物光)的强度分布(即振幅分布)记录下来,由于底片上的感光物质只对光的强度有响应,对相位分布不起作用,所以在照

3、相过程中把光波的位相分布这个重要的信息丢失了。因而,在所得到的照片中,物体的三维特征消失了,不再存在视差,改变观察角度时,并不能看到像的不同侧面。全息技术则完全不同,由全息术所产生的像是完全逼真的立体像(因为同时记录下了物光的强度分布和位相分布,即全部信息),当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时,就象观察一个真实的物体一样,能够看到像的不同侧面,也能在不同的距离聚焦。全息照相在记录物光的相位和强度分布时,利用了光的干涉。从光的干涉原理可知: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发生干涉叠加时,其合强度不仅依赖于每一束光各自的强度,同时也依赖于这两束光波之间的相位差。在全

4、息照相中就是引进了一束与物光相干的参考光,使这两束光在感光底片处发生干涉叠加,感光底片将与物光有关的振幅和位相分别以干涉条纹的反差和条纹的间隔形式记录下来,经过适当的处理,便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二、全息照相的基本过程具体来说,全息照相包括以下两个过程:(一)波前的全息记录利用干涉的方法记录物体散射的光波在某一个波前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这就是波前的全息记录。通过干涉方法能够把物体光波在某波前的位相分布转换成光强分布,从而被照相底片记录下来,因为我们知道,两个干涉光波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决定着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所以在干涉条纹中就包含了物光波的振

5、幅和位相信息。典型的全息记录装置如图2所示:从激光器发出的相干光波被分束镜分成两束,一束经反射、扩束后照在被摄物体上,经物体的反射或透射的光再射到感光底片上,这束光称为物光波;另一束经反射、扩束后直接照射在感光底片上,这束光称为参考光波。由于这两束光是相干的,所以在感光底片上就形成并记录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形状和疏密反映了物光的位相分布的情况,而条纹明暗的反差反映了物光的振幅,感光底片上将物光的信息都记录下来了,经过显影、定影处理后,便形成与光栅相似结构的全息图——全息照片。所以全息图不是别的,正是参考光波和物光波干涉图样的

6、记录。显然,全息照片本身和原是物体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图2漫反射全息光路图(一)物光波前的再现物光波前的再现利用了光波的衍射,如图3所示。用一束参考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与记录全息图时用的参考光波完全相同)照射在全息图上,就好像在一块复杂光栅上发生衍射,在衍射光波中将包含有原来的物光波,因此当观察者迎着物光波方向观察时,便可看到物体的再现像。这是一个虚像,它具有原始物体的一切特征。此外还有一个实像,称为共轭像。应该指出,共轭波所形成的实像的三维结构与原物并不完全相似。图3物光波的再现三、全息照相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全息照片具有许多有趣的特点:1

7、.片上的花纹与被摄物体无任何相似之处,在相干光束的照射下,物体图像却能如实重现。2.立体感很明显(三维再现性),如某些隐藏在物体背后的东西,只要把头偏移一下,也可以看到。视差效应很明显。3.全息图打碎后,只要任取一小片,照样可以用来重现物光波。犹如通过小窗口观察物体那样,仍能看到物体的全貌。这是因为全息图上的每一个小的局部都完整地记录了整个物体的信息(每个物点发出的球面光波都照亮整个感光底片,并与参考光波在整个底片上发生干涉,因而整个底片上都留下了这个物点的信息)。当然,由于受光面积减少,成像光束的强度要相应地减弱;而且由于全息图变小,

8、边缘的衍射效应增强而必然会导致像质的下降。4.在同一张照片上,可以重叠数个不同的全息图。在记录时或改变物光与参考光之间的夹角,或改变物体的位置,或改变被摄的物体等等,一一曝光之后再进行显影与定影,再现时能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