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实验二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ID:38493121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实验二单管交流放大电路_第1页
实验二单管交流放大电路_第2页
实验二单管交流放大电路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二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二单管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及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2.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3.熟悉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及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方法。二.电路原理简述单管放大器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一类,为保证放大器正常工作,即不失真地放大信号,首先必须建立适合的静态工作点。工作点太高将使输出信号产生饱和失真;太低则产生截止失真,因而工作点的选取,直接影响在不失真前提下的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就影响电压放大倍数(Av=V0/Vi)的大小。本实验电路采用固定分压偏置式放大电路,如图2-1所示。其中RW1=470kΩ,RB1=47KΩ,RB2=10KΩ,R

2、C1=2KΩ,RL=2kΩ,C1=C2=10μF/15V,T1为9013(β=160-200)。在晶体管、电源电压Vcc及电路其他参数(如Rc等)确定之后,静态工作点主要取决于IB的大小。因此,调整工作点主要是调节偏置电阻的数值(本实验通过调节Rw1电位器来实现),就可以观察工作点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三.实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1.直流稳压电源1台0~30V可调2.低频信号发生器    1台3.示波器        1台4.晶体管毫伏表1只5.万用电表1只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调整静态工作点实验电路按图2-1所示在9孔插件方板上接好“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单元。调整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

3、为+12V,将RW3放在最大位置(逆时针),检查无误后用导线将电源输出分别接入“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12V和地端。调节电位器RW1,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VCE电压,使VCE=6V左右,从而使静态工作点位于负载线的中点。为了校验放大器的工作点是否合适,把信号发生器输出的f=1kHz正弦波信号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从零逐渐增加信号υi的幅值,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输出电压υ0的波形。若放大器工作点调整合适,则放大器的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应该同时出现,若不是同时出现,只要稍微改变RW1的阻值便可得到合适的工作点。此时把信号Vi移出,即使Vi=0,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各点对地电压Vc、VB和

4、VE,填入表2-1中。表2-1测量值计算值VCVBVEVBIC2、测量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观察RL对放大倍数的影响在放大器工作点调整合适之后,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f=1kHz、5mv(20db、40db衰减均需按下)正弦波信号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在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豪伏表分别测出不带负载(空载)及带负载时的输出电压Vo、V’o并填入表2-2中。表2-2RL测量值计算值ViVo(V’o)Au(A’u)∞2K2、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并画出波形测量UCE值将放大电路输出端与示波器接好,画出静态工作点正常时的波形,并记录UCE值;然后调整RW1的阻值使其减小

5、(顺时针),直到示波器上出现明显的饱和失真波形,画出静态工作点过高时的波形,并记录UCE值;同理,调整RW1的阻值使其增大(逆时针),直到示波器上出现明显的截止失真波形,画出静态工作点过低时的波形,并记录UCE值。静态工作点正常波形UCE=静态工作点过高(饱和)失真波形UCE=静态工作点过低(截止)失真波形UCE=3、观察输入信号过大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当输入信号为Vi=5mV时,输出波形应为不失真,并画出输出波形。当输入信号大于Vi=5mV到20~25mV时,观察输出波形的失真情况,画出输出波形并记录此时的输入信号大小。输入信号为Vi=5mV时的输出波形:输入信号Vi=mV时输出的失

6、真波形:分析与讨论1、解释Au随RL变化的原因。2、静态工作点过高或过低对放大电路输出电压波形有何影响?3、输入信号过大对输出波形有何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