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ID:38502068

大小:1.49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6-13

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_第1页
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_第2页
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_第3页
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_第4页
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www.themegallery.com上节回顾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3个案例: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陆地海洋海风海陆风陆地海洋陆风陆地海洋低高高低市区郊区郊区热城市风增温快 (热源)增温快 (热源)增温慢 (冷源)谷风山谷风谷风的形成山谷风降温快(冷源)降温快(冷源)降温慢(热源)山风山风的形成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本节主要内容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因存在着气压梯度,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

2、区的力。风向的3种情况:情况1:只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理想状态)情况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高空)情况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近地面)103010201010(hPa)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等压线的疏密)成正比风向情况1:只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理想状态)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直接原因。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与风向始终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北半球高空)情况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高空)(hPa)10

3、00100510101015——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北半球近地面)情况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活动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根据图2.8完成下列要求。(1)甲、乙两地,哪里的气压梯度大?简要说明判断理由。(2)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www.themegallery.com1.下图中,属于北半球风向的有()C10001002100410061008hpaA10081006100410021000hpaB10081006100410021000hpa

4、C10001002100410061008hpaD2.箭头表示甲地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ABCD10251020甲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甲地位于______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南气压带、风带的形成www.themegallery.com大气环流: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成因:高低纬度间受到的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除了前边学

5、的尺度很小的局地性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使得高低纬、海陆之间的水分和热量得以交换、平衡。假设1.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地球不自转、不公转,大气的全球运动情况如何?假设2.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地球自转但不公转,大气的全球运动情况如何?假设3.地球表面是均一的,地球在自转同时又在公转,大气的全球运动情况又如何?探究1、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动2、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即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和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影响)只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大气运动状况是怎样的。假设1:南极北极赤道赤道(1)理想状态下,地球赤道和两极间存在着的简单的热力环

6、流----单圈环流低压高压高压低压假设2:1、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动2、考虑地球自转即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即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大气运动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24副极地低压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76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1358910(2)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思考:赤道低压和极地高

7、压,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的成因有何不同?热力成因:赤道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而形成。动力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聚集被迫下沉而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暖气流被迫抬升而形成。结论一在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空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并最终形成了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了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规律如下:1.分布上相间: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气压带中的高压带和低压带也相间分布。2.南北半球相对应的风带的风向不同:北半球沿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3.对环境影响不同:

8、不论南北半球都“西风湿润信风干,上升(低压带)湿润下沉(高压带)干”。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