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焦伟侠)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焦伟侠)

ID:38509486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3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焦伟侠)_第1页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焦伟侠)_第2页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焦伟侠)_第3页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焦伟侠)_第4页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焦伟侠)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焦伟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9月6日)中共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实施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推动达州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刚才,省教育厅文涛厅长作了重要讲话,对达州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何健市长对做好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请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十一五”以来,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现代国民教育

2、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覆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为达州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是省教育厅有力指导帮助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省教育厅和所有关心支持达州教育发展的各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解决认识问题,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

3、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达州是人口大市和教育资源大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第一,推进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综合竞争力,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市第三次党代会深入审视市情,准确把握形势,科学谋划未来,提出了把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吹响了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奋进号角。当前,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省“十二五”5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深入实施,各地进一步掀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热潮,突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

4、镇化的互动发展,致力于打造区域要素聚集中心,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和技术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教育则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引领起着基础性作用。特别是达州作为人口大市,如果教育办好了,680万人口就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就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区域中心城市的支撑力和竞争力。第二,弘扬优秀巴渠文化传统,造就新时期巴渠人才大军,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达州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曾养育了文学家张思训、思

5、想家唐甄、诗人元稹等一代名流。特别是近代以来,从达州走出去的各类人才更是喷薄泉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创办的清溪宏文校,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地之一,孕育了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国名将。巴山作家群享誉省内外,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巴渠人才群体。之所以有这种局面,与达州重教兴学、开明办学的巴渠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历史证明,教育是育才之本、成才之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新的历史时期,培育和造就一大批适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打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新的巴渠人才大军,让知识得到充分发挥,让技能得到充分运用

6、,让创业得到充分支持,让创新得到充分尊重,形成向外输出劳动力为向内吸引产业项目的良性格局,促进产业就地发展、人员就近就业,就必须大力弘扬重教兴学优良传统,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达州发展的战略选择,作为基础工程、先导工程抓紧抓好。第三,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近年来达州教育事业虽然实现了长足发展,但教育发展历史欠账多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还有很大差距。国家明确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而我市去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3%,财政收入

7、全部投入教育仍达不到国家标准。穷市办大教育仍然是制约达州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根本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更大的决心、花更多的心思、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一手抓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保障,一手抓教育振兴为发展提供支撑,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快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第四,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优先发展教育。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随之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

8、,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特别是农村地区、边远山区的群众,迫切希望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提升自身素质,改变生存和发展状态,不再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