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的当代价值

讲话的当代价值

ID:38513953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4

讲话的当代价值_第1页
讲话的当代价值_第2页
讲话的当代价值_第3页
讲话的当代价值_第4页
讲话的当代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讲话的当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有文艺工作者、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这次会议,是根据全国各地特别是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界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召开的。这次《讲话》针对立场、态度、工作对象、工作、学习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1、认识事实2、文艺服务对象3、如何服务4、文艺统一战线5、主要斗争方法6、映射事实明确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服务的方向,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文艺的革命方向问题,不仅对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对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力地推动

2、了文艺界整风运动,推动了各抗日根据地文艺运动的发展。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按照讲话的精神,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创作出一大批适应抗战需要、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作家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也就是说,艺术只有回归于大众的审美经验本身,才能真正实现当前大众文化的突围,建立真正属于大众的文化,增强文化领导权的建构。在今天,文化领导权的建立,必须建基于大众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之上。艺术只有倾听人民大众的情感和审美经验,使用大众自己的语言和艺术形式,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代言者,才能真正获得人民大众的同意。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应该自觉承

3、担起这个任务,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承担起培育真正属于大众的文化的任务。只有立足于大众的审美经验,才能使艺术发挥出足够的政治性能量。。他们认为《讲话》是在特定的战时背景下诞生的一种特定文艺政策,过多地强调了政治性,忽视了艺术性。在进入和平时期之后,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立即终止。“如果失去了战时的文化环境的依托,或者滋养它的政治文化环境有了扩展、变化,它就应有所消亡,或者发生变化。”确实,《讲话》发表于解放区,具有强烈的“战时”背景,突出了文艺的政治性,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它的“战时性”,而否认它的一般性,那是“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快,大众文化兴起。由于技术的参与,现代艺术可以大量复制,使得普通人都能欣赏到过去为精英所欣赏的文化,扩大了文化的传播,达到了文化普及的效果,使大众获得了自由的文化消费。尽管如此,它不是真正意义的大众的文化,而是一种商业文化,一种以盈利为日的进行生产的文化。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无文化,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因此,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必须实现文艺大众化。文艺的真正源头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因此,“中国的革命的文学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

5、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讲话》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在《讲话》中,不但明确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而且还从大众审美经验的角度论述了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方式,为新文艺的发展制定了新的原则,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从而在文艺领域奠定了话语主导权。因为只有深入实际生活,才能创造真正的无产阶级的大众的文艺,才能获得无产阶级大众的同意,也才能真正建立文化领

6、导权。《讲话》因为内容广涉新文艺运动的基本经验,党对文艺的要求与方针、文艺的基本原理和创作的客观规律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发表后,在当时的解放区与国统区,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直接催生了延安文艺运动的风起云涌,而且日渐成为革命文艺事业的思想纲领。事实上,《讲话》确立的文艺“为着人民大众”,“基本上是为工农兵”的基本方向,虽在不同的时期,或强调“人民大众”,或突出“工农兵”,但都是在这样一个大方向与总框架下持续运行。《讲话》从文艺工作问题切入,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具体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文艺工作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思考,明确提出并解决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

7、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带有了中国的特性,带有抗日战争时期斗争的特性。《讲话》回答了许多文艺问题,揭示了文艺理论的真知,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讲话》中的许多话语,今天重新读来,依然感到精准、适用和深刻。它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归根结底是由其理论功绩造成的。这种功绩,可以概括为三条:一是彻底地解决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问题;二是高度重视创作主体的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对文艺创作的功能与价值;三是创造性地揭示了文艺工作者审美情感实现的新方法和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