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14种蚜虫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

常见14种蚜虫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

ID:38522811

大小:1.18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4

常见14种蚜虫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常见14种蚜虫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2页
常见14种蚜虫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3页
常见14种蚜虫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4页
常见14种蚜虫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14种蚜虫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14种蚜虫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概述蚜虫属同翅目蚜总科,又称腻虫。蚜虫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由于大量分泌蜜露,因此也叫蜜虫。蚜虫每年发生代数很多,有的蚜虫一年十几代甚至三十多代,多以卵在树木的枝条上越冬。蚜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可分为干母、干雌蚜、迁移蚜、侨蚜、性母、有性蚜等几个生活阶段。蚜虫具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春、夏两季为孤雌生殖,秋末冬初为两性生殖。蚜虫多以卵越冬,春天危害后,迁飞到其他植物上继续危害,秋季入冬前又回到寄主上危害过冬。因此,春夏两季,防治好蚜虫,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蚜虫一般多以群集为害,主要以口器刺吸植物汁液养分,成蚜、幼蚜群聚

2、于叶片、嫩茎、顶芽、新梢上,危害后常引起枝叶变色,叶片褪色、卷曲、皱缩或形成虫瘿,花蕾不能正常开花;蚜虫还大量分泌蜜露、粘污叶面,不但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常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使叶片变黑;有些种类还是植物病毒病和其他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蚜虫也影响园林植物生长,降低观赏价值,严重时甚至造成植株死亡。主要蚜虫桃蚜别名桃赤蚜、烟蚜、菜蚜。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寄主:桃树、樱花、月季、蜀葵、海棠等园林植物。以卵在寄主的芽缝、裂皮缝内越冬。翌年寄主叶芽萌发时,卵开始孵化,群集于嫩芽和嫩叶背面为害。以

3、5月份为害最严重,并大量繁殖产生有翅蚜,造成叶片卷曲和皱缩。6~7月迁飞到其他花卉和植物上繁殖为害,秋季又产生小高峰,9~10月又迁回到越冬寄主植物上,产生有性雌、雄蚜交尾产卵越冬。桃粉蚜别名桃大尾蚜、桃粉大尾蚜。分布全国各地。寄主:桃、杏、红叶李、樱桃、榆叶梅等园林植物。以卵在寄主植物的芽腋、裂缝及短枝杈处越冬。翌年寄主花芽萌动时,越冬卵孵化,产生无翅胎生雌蚜,群集于嫩梢、叶背上为害繁殖。5~6月间繁殖最盛,为害最重,并产生大量的有翅胎生雌蚜迁飞到禾本科植物上为害繁殖。桃粉蚜生活周期属乔迁型,10~11月产生有翅蚜返回越冬寄主上为害,并产生有性蚜,交

4、尾、产卵越冬。蚜虫群集叶背危害,使受害叶片纵卷,产生大量分泌物,诱发煤污病,影响植物生长。柏大蚜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台湾、陕西、宁夏、云南等。寄主:侧柏。全年寄生于侧柏,为留守型。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0多代,以卵和无翅胎生雌蚜,于树皮缝和背风处的密生枝丛内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4月下旬产生胎生无翅蚜,5月上旬出现有翅孤雌蚜并进行迁飞扩散。5~6月为害最重,成蚜或若蚜均群集于背阴、或稠密小枝包围的中、下部枝条上,导致被害枝颜色变淡、表皮微变软、凹陷,严重者枝梢枯萎。同时,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污病。10月底出现有性蚜,11月

5、陆续产卵越冬。白毛蚜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宁夏、陕西等地。寄主:毛白杨、河北杨等。以卵在当年生芽腋处越冬。翌年春天,寄主叶芽萌发时孵化,多在叶背为害,以大树下的根萌条和低矮散生树上的虫口密度较大,其分泌的蜜露易诱发煤污病。5月下旬至6月中旬、8月中下旬为高峰期,10月下旬陆续越冬。刺槐蚜分布于辽宁、北京、河北、山东、江苏、江西、河南、湖北、陕西、新疆等地。寄主:刺槐、紫穗槐等豆科植物。多以无翅孤雌蚜在地丁、野苜蓿等杂草根际处越冬,少数以卵越冬。翌年3月在越冬寄主上大量繁殖,至4月中、下旬产生有翅孤雌蚜,5月初迁飞扩散至刺

6、槐、槐树等豆科植物上群集为害,造成芽梢枯萎、叶片卷缩、不能正常开花。10月份后逐渐产生有翅蚜,迁飞到越冬寄主上繁殖为害并越冬。 柳黑毛蚜分布于陕西、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西等地。寄主:柳树以卵在柳树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柳树发芽时越冬卵开始孵化,5~6月间大量发生,多数世代为无翅孤雌蚜,仅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生有翅孤雌蚜。蚜虫布满叶片,产生大量蜜露,排出的蜜汁落下如微雨,使地面呈现一片油褐色,枝叶上布满粘液而诱发煤污病,使柳树生长衰弱。10月下旬产生雌雄性蚜,交配后在柳枝上产卵越冬。 杨花毛蚜分布于华北、华东等地。寄主:毛白杨、河北杨、北京

7、杨等。以卵在当年生芽腋处越冬。翌年春天,春季干母寄生在嫩梢、叶柄上,特别是嫩梢与叶柄分叉处最多。幼蚜常群集在嫩枝上,有时嫩叶背面也有。危害严重时常使被害嫩枝变形,枝干变黑,其分泌的蜜露易诱发煤污病。5月下旬至6月中旬,8月中下旬为高峰期,10月下旬陆续越冬。 棉蚜别名瓜蚜,俗称腻虫。分布于全国各地。寄主:大叶黄杨、蜀葵、海棠、紫叶李、花椒、石榴、木槿、扶桑、紫荆、菊花等。世代交替,一般以卵在寄主枝条上或枯草的基部越冬。翌年春3~4月份孵化为干母,在越冬植物上孤雌胎生,繁殖3~4代,4~5月间产生有翅胎生雌蚜,5月中旬出现高峰期,6月产生大量有翅蚜迁飞到

8、夏季寄主上为害。10月间产生有翅迁移蚜,从夏季寄主迁回越冬植物上,产生有性无翅雌蚜和他处飞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