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四运动

浅析五四运动

ID:38524204

大小:23.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4

浅析五四运动_第1页
浅析五四运动_第2页
浅析五四运动_第3页
浅析五四运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五四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五四运动”摘要:本文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回顾,简述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思考其影响和对我们现在的启发:今天,我们身为大学生为了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与民主化,真正的实现几代中国人所盼望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必须重新发扬五四的启蒙精神,在积极发展经济,科技,教育的同时,充分的实行思想自由与政治民主,积极而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关键词:五四运动背景意义影响意义启发1.五四运动的背景甲午战争之后,西方思想大量传入中国,随之《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展,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广大国民。新文化运动更是推动了国

2、民的思想,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无产阶级开始壮大。清末以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当时中国一直遭受着列强的的侵略,并在北洋军阀的残酷统治下,阶级矛盾不断激化。1919年1月

3、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派代表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在会上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收回山东主权。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出,国民愤怒,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巴黎和会的失败成了导火线,最终激起青年们的“五四运动”。2.五四运动的过程5月4日,北京的十三所大中学校的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政

4、府的卖国。他们发表宣言,散发传单,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收回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反对巴黎和约,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并举行了游行。游行队伍先到东交民巷外国使馆抗议,但刚走到西口就被军警阻止不许通过。愤怒的学生于是决定找卖国贼曹汝霖算帐。他们经富贵街、东户部街、东三座门大街跨过御河桥,顺东长安街穿过东单牌楼,经米市大街、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来到赵家楼曹汝霖住宅。曹宅大门紧闭,几名学生从临街的窗洞跳进去打开大门,学生一拥而入。曹汝霖躲藏起来,愤怒的学生放火烧了赵家楼,痛打了从曹家跑出来的章宗

5、祥。学生们的爱国行动,遭到了军阀政府的镇压,当场逮捕学生三十多人。第二天,北京全市学生总罢课,表示强烈抗议,并通电全国。第三天,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成立学生联合会,呼吁全国人民起来斗争。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反动政府的压力下宣布辞职。李大钊等代表教职员,积极设法营救被捕学生,要求挽留蔡校长,向反动政府当局进行了斗争。7日,天津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同日,济南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也举行了游行示威。26日,上海学生举行罢课。与此同时,武汉、长沙、广州等城市的学生也都纷纷起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分别在北京

6、、长沙、天津指导了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北京学生点燃起的爱国火焰,迅速地燃遍了全国各大、中城市。6月3日以后,爱国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无产阶级参加了斗争。上海工人首先起来罢工,接着商人罢市。唐山、长辛店、九江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从此,爱国运动突破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加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爱国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上海,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声势浩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很快扩展到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在广大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强大压力下,10

7、日,北洋军阀政府终于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在国内舆论压力和旅法华工、学生的包围下,没有出席会议,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至此,五四运动所提出的直接政治斗争目标基本上实现了。3.五四运动的意义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第四,五四运动是由

8、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第五,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