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

ID:38524742

大小:67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4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_第1页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_第2页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_第3页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_第4页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度报警器设计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课程: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题目:温度报警器所属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地点2013年11月22日-5-一·设计题目:温度报警器的设计(1)设计内容:系统分四个模块:温度信号传感模块、电平比较模块、555多谐振荡器模块、蜂鸣器告警模块;(2)设计任务要求:①设计恒流源,采用温敏电阻,设计温度传感探头,得到放大的温度传感的电压信号;②设计电平比较电路,设置报警电平;③设计555多谐振荡器;④设计多谐振荡器驱动蜂鸣器的告警;(3)设计框图(4)所需仪器设备1、数字万用表一块2、双

2、踪示波器一台3、直流稳压电源一台4、剪刀、镊子各一把二·电路的设计2.1恒流源电路的设计-5-2.2选运算放大器:LM324介绍:LM324系列器件为价格便宜的带有真差动输入的四运算放大器。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著优点。该四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3.0伏或者高到32伏的电源下,静态电流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它的特点是将4个功能独立的运放集成在同一个集成芯片里,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各运放由于制造工艺不同带来的器

3、件性能差异;采用统一的电源,有利于电源噪声的降低和电路性能指标的提高。特点:1.短路保护输出。2.真差动输入级。3.可单电源工作:3V-32V。4.低偏置电流:最大100nA。5.每封装含四个运算放大器。6.具有内部补偿的功能。7.共模范围扩展到负电源。8.行业标准的引脚排列9.输入端具有静电保护功能。具体设计原理:电压串联负反馈,同相比例放大。2.3电压比较器电路的设计电压比较器电路图:2.4、温度报警电路的设计高温报警电路-5-高温报警采用单频报警,该部分用到了一片555定时器。我们可以通过改变555外部电路的电容

4、和电阻的大小来控制多谐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从而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的高低和频率。U1的4端接D1端稳压输出电压,当D1为高电平(温度高于30℃即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大于6v)时,此多谐振荡器工作,蜂鸣器发出“嘀———嘀”的单频报警。五、总结和体会本次课程设计加深了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将其熟练应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提高了动手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战胜困难的毅力和信心。我们经过理论设计,然后逐个模块链接电路,因为每个人的思路都不同,我们就讨论用最佳方案,使其连线最少,电路美观。连好之后,我们接上电源,发现报警器

5、不响,经过仔细查找,查出是一根导线没插好,接触不良。再经过反复的调试,完成电路的制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比较更让我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此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的随机应变,和与人合作共同提高,都受益匪浅,今后的制作应该更轻松,自己也都能扛的起并高质量的完成项目。对于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自己主动去解决问题,并在试验中总结解决方法,学会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应该从哪个部分去解决。本次试验能够成功也体现了我们团队的协

6、作能力,大家都很积极的参与,这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同时加快了设计完成的时间,同样要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是我们能顺利完成课程设计。最后,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耐心指导与帮助,以及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在此过程中老师为我们的课程设计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实现操作上给我们了很多的建议,感谢系上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使我们的课程设计得以顺利的开展、改进,进而最终促使我完成了课程设计任务。此外还要感谢班里同学,他们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以及见解供我们参考,谢谢你们!六、参考文献[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

7、].高教出版社,2004.[2]袁宇正.电子爱好者实用电子制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2.[3]张友汉.电子爱好者电子线路设计应用手册[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七、附录附录a.总体电路图-5-附录b.元器件清单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55512蜂鸣器13LM32424电容110μF5电容10.1μF6热敏电阻110k7电阻21KΩ8电阻110KΩ9电阻4100KΩ10电阻213KΩ11电阻162Ω12电位器11KΩ13稳压二极管114PNP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