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汉杰“高效阅读”创立与发展的轨迹

程汉杰“高效阅读”创立与发展的轨迹

ID:38525628

大小:3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14

程汉杰“高效阅读”创立与发展的轨迹_第1页
程汉杰“高效阅读”创立与发展的轨迹_第2页
程汉杰“高效阅读”创立与发展的轨迹_第3页
程汉杰“高效阅读”创立与发展的轨迹_第4页
程汉杰“高效阅读”创立与发展的轨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程汉杰“高效阅读”创立与发展的轨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困惑——学习——实验——收获——“高效阅读”创立与发展的轨迹程汉杰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先生在《漫谈阅读和高效阅读》一文中说,“高效阅读是程汉杰老师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作的一个课题(那时称为“速读”),几年的实验证明其对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是有明显效果的。”“高效阅读就是以速读为基础,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阅读理解水平和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阅读训练方式。高效阅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教学实验,到现在有20多年了。但真正发展得比较好,在教学一线大面积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是最近几年的事。内蒙古宁城的高效阅读

2、教学实验,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认为‘高效阅读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见《人民教育》2011年15—16期“高效阅读”专辑)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鞭策与鼓励。每读至此,我就颇多感慨,也颇多思考。我从1962年南开毕业从教以来,已走过50个年头。前20多年,我在语文教学的诸多领域也都进行过执著的探索,但是所得结果却大不相同。对作文教学、文言文教学虽也出过几本小册子,但并无多大反响。而对高效阅读的研究,却自开始就受到同行的关注,认可者多,合作者众,仅仅十几年,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就拥有了数千名实验教师,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被认可的教学

3、流派。得到各级教育领导机关的肯定,有关内容编入了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高中实验教材和幼师教材。尤其是近8年来,宁城县高效阅读实验区走上了一条“高效阅读、高效学习、高效人生”的教育实验之路,一条“以高效阅读带动各学科教学,促进学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创新之路,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更是令人兴奋。回想起来,客观条件是等同的,主观努力也大致相当,而其成效迥异,原因何在呢?想来想去,我觉得最关键的因素是学习问题。由于在困惑面前,主动去学习,学到新知识、新观念,受到启发,从而马上更新观念,另辟蹊径,解决了困惑,就获得了成功。

4、以后每遇困惑,照方抓药,而每每成功,从而形成了一个模式:“遇到困惑——有针对地学习——更新观念,另辟蹊径——实验成功”。这就使我们在研究高效阅读的过程中屡试不爽,不断前进。在困惑中寻求出路回忆1984年要搞高效阅读研究的动机,只不过因为在当年高考中所教学生对现代文阅读题不适应,由于阅读速度慢,效率低,导致挤掉了作文时间,影响了考试成绩。当时,全国高考语文命题负责人朱德熙先生多次在高考命题报告中指出,在信息、知识迅猛增长的时代,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使沿用传统方法读书的人措手不及。全世界每分钟就有1.5种新书出版,而一般人的

5、阅读速度每分钟只有二三百字,这就难以更快更多地获得信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当时在语文高考卷中增加现代文阅读试题,正是为适应时代新形势的一个举措。而当时的语文教学状况又是怎样呢?正如吕叔湘先生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所指出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10年上课

6、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这对于我这个刚从教三年多就赶上了“文革”而荒废了十多年业务的青年教师来说,更是无限困惑、茫然。语文教学向怎样的方向走,眼下所教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如何得以迅速提高,从而从容应对时代的挑战,成了我当时急于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也想到,如果提高阅读速度与效率问题解决得好,或许能成为解决语文教学中“严重问题”的突破口。于是,便到处搜集资料,开始了在教学中的实验

7、研究。记得当时看到一份资料,使我久久不能忘记。说的是法国一位生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些游行毛虫放入一个较大的玻璃器皿中,当为首的毛虫沿着玻璃皿的边缘一圈又一圈地行走时,其他毛虫都亦步亦趋,沿着玻璃皿的圆周不停地行走。它们走了一圈又一圈,饿了也不知找东西吃。一直走到因劳累饥饿而一个个死去。其实,在玻璃皿的圆心处,科学家早就放好了供毛虫解饿的食物。而这些毛虫们,却只知道习惯性地跟着走,以为只要跟上,就能生存下来,而不知道更新一下自己的观念,去想一想近处有没有食物可吃。多么可怜,可悲!这个科学实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就是

8、大凡做一件事,要想有所突破,有所创造,只囿于传统观念不管对错,不想越雷池一步;只囿于事物本身,看不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往往难以如愿。而是要善于学习,学习新观点,新思想,从而更新观念,跳出事物本身的小圈子,站得高些,居高临下,从相关相邻的事物中去找答案找出路,才有可能有所突破。当你觉得“山穷水尽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