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为理想而奋斗

高二,为理想而奋斗

ID:38528136

大小:4.58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6-14

高二,为理想而奋斗_第1页
高二,为理想而奋斗_第2页
高二,为理想而奋斗_第3页
高二,为理想而奋斗_第4页
高二,为理想而奋斗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为理想而奋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奔向成功----选定方向明确目标高二(2)班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第一篇:谈方向、目标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大约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

2、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你有自己的目标吗?为什么要制定“目标”?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如下3%——基本都成为社会各界精英、领袖。10%——是各专业领域成功人士,事业有成。60%——成为社会大众群体,平凡地生活着。27%——生活不如意,工作不稳定,抱怨社会不公平。3%:有自己清晰的长远目标10%: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60%: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27%:没有目标二十五年后小猎狗、土拨

3、鼠和兔子(一)一个猎人带了三只小猎狗去森林抓土拨鼠。进了森林后很快发现了一群土拨鼠。小猎狗们兴奋的追了上去,土拨鼠们四下逃跑,小猎狗们一会追追这只,一会追追那只,结果不一会土拨鼠们全部逃跑了。猎人非常生气,狠狠教训了三只小猎狗。小猎狗们为什么没抓到土拨鼠?小猎狗、土拨鼠和兔子(二)猎人带着三只小猎狗继续往前走抓土拨鼠。又看到一群土拨鼠。这次它们盯着一只土拨鼠猛追。土拨鼠钻进了一个只有一个出口的树洞。不一会,一只兔子从树洞钻了出来,飞快的向前跑,爬上了一棵大树。小猎狗们追着兔子来到树下。兔子在树上吓坏了,一个不小心摔了下来,砸晕了下面仰着头等的小猎狗们,成功逃脱。你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4、?小猎狗、土拨鼠和兔子(三)过了两天,小猎狗们又看见了那只兔子,追赶再次开始了。这一次它们又没抓到兔子。猎人问小猎狗:“怎么又空手回来了呢?”小猎狗们说:“我们已经尽力而为了。”兔子逃脱后遇到土拨鼠,就得意的告诉它自己第二次赢了小猎狗。土拨鼠问兔子:“你怎么能跑的过猎狗的呢?”兔子回答:“我是全力以赴的跑,猎狗是尽力而为的追,所以,我赢了!”“全力以赴”和“尽力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小猎狗、土拨鼠和兔子(四)土拨鼠一直很忧郁,它很想快乐起来。于是它找到兔子,问道:“亲爱的兔兄,你能告诉我快乐是什么,哪里可以找到快乐吗?”兔子回答说:“如果你能帮我建造这图纸上的家,我就告诉你答案。”急切的

5、土拨鼠立即和兔子开挖,它们先清除了地面的石块,接着向地下挖去,然后把土运出。它们非常投入地干着,每天对照图纸评估进程和质量,都十分期待漂亮的新家。用了整整十几天的时间,它们终于挖出了一个完美的家。土拨鼠和兔子一起躺在地下宽敞的新家里,高兴地唱起歌来。这时,兔子问道:“现在你觉得快乐吗?”土拨鼠高声回答:“快乐极了!”土拨鼠为什么会觉得快乐?目标的威力1.给人的行为设定明确的方向。2.让人看清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拥有积极的心态。3.使人获得强大的前行动力。4.使人将重点由工作过程转向工作成果。5.有助于我们分清轻重缓急,把握重点。6.使人能集中精力,把握现在。7.能提高激情,且有助于评估进

6、展。小游戏:在讲台前的白板上有一个黑点,请一位同学站在白板前方确认黑点位置,用手指指向黑点。然后闭上眼睛朝前走,争取让手指指到黑点。第一次中途不得有任何同学提醒,第二次自行指定一位同学指引,第三次不蒙眼睛直接走。说说三次游戏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为什么有的人不愿制定目标?或虽然有目标但却实现不了?几点主要原因:1.不知道目标的重要性,觉得没有目标生活一样继续。2.订立的目标并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只是为了应付或交差。3.对自己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到达的目标。4.订立的目标过高或过低,没有努力的动力。5.订立的目标比较模糊,不明确不清晰,没有达成目标的强烈动机。不是“一定要”而是“想要”

7、6.设立的目标周期比较长,不知道怎么才能实现。7.害怕失败和别人的关注。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里以外的不同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第二组的人知道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