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老师划的重点总结)

马基(老师划的重点总结)

ID:38530744

大小:36.3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14

马基(老师划的重点总结)_第1页
马基(老师划的重点总结)_第2页
马基(老师划的重点总结)_第3页
马基(老师划的重点总结)_第4页
马基(老师划的重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基(老师划的重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动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答: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要求。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四个方面)答:①最

2、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②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最重要的理论本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章1、世界观与哲学的界定。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2、哲学基本问题及对其不同回答形成的基本派别。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

3、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否定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4、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性是客观实在性。5、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古代辩证法朴素直观,大多只描述整个世界的一般性质,对构成世界各个

4、元素与部分认知不清,因而是不完备的,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辩证法思想体系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违背了客观实际,没有达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意识的形成过程及劳动在意识形成中的作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7、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

5、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物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8、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源的问题。9、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

6、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题,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10、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1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特点。时间是物质运动的连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12、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

7、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3、实践的本质及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点。14、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15、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