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

ID:38540103

大小:1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4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挑山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挑山工彭镇小学:徐静教材分析  《挑山工》是科教版第八册的课文,本文记叙了作者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从而悟出一个生活的哲理:做事不应干干停停、三心二意、应该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扎扎实实做下去,只要这样做,就一定能达到预定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本课7个生字,增识2个字,理解新词,达到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读读议议、圈圈、画画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作者抓住给人以启示为重点写人写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做事情要

2、一心向着目标、专心致志、一往无前。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2、懂得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哲理一层层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的。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  师:板书课题——挑山工  师:多媒体展示挑山工奋力攀登的情景。  师:这些挑山工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到顶点,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  [点评:多媒体展示,把学生带入了情境

3、中,引发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极大关注,调动了他门主动参与的情感,激发了他们读的浓厚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自由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1:挑山工是帮助游人挑东西的人。  生2:挑山工比游人先到山顶。  生3:挑山工比游人走的路程大约多一倍。  ……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不懂,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吗?  生1:挑山工说的那段话蕴含着什么哲理?  生2: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  生3:为什么挑山工的速度不比游人慢?  生4:“因为我需要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5:为什么挑山工的牙齿很白?  师:第5个问题,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山民们

4、喝泉水,牙齿都很白”,就解决了。对前四个问题我们先“存”起来,在深入研究课文中解决。  [点评:“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从质疑问难开始,来自学生的问题,比老师提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教学步骤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经常要求学生学有所问,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品质。]  三、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教学第一部分  师:“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  生:边读边画出描写挑山工登山的句子。  师:让提出“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的那个学生回答。  生: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向斜行

5、,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师:好,大家能把挑山工走的路线图画出来吗?  生:能。  师:指名到黑板上画,其它同学在座位上画。  生:画出挑山工走的路线图。  师:同学们画的都不错,谁能把你的线路图拿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讲解。  师: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沉甸甸”读得比较平淡。  师:挑山工的担子不够沉,该怎么读?  生:重读“沉甸甸”。  师:范读“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突出“折尺形”。  生:读“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师:重读“多一倍”。  生:再读一遍。  师 :很好,

6、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点评: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同时,表情朗读,又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手段,指导学生通过表情朗读,将学生的心得表现出来,使学生更能进入文章中的情境之中.本环节注重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表达。  师:学生们,刚才读的很不错,奖励你们一段录像。  师:(展示课件:挑山工登山实况录像)看完后说出你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挑山工穿着红背心。  生2:看到挑山工一直在登山。  生3:看到泰山非常陡。  生4:看到挑山工走的是:“之”字形成的路。  ……  [点评:运用现代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表象,为理解文章说

7、明深刻哲理打好基础。]  师:按常理来说,挑山工登山走弯曲的路,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游人应该比挑山工快得多,但是事实是这样吗?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集体朗读。  师:我怎么听不出作者觉得“奇怪”?再好好读一读这句话。  “腾云驾雾”不是在腾云驾雾,是慢悠悠的,该怎么读?  生:自由感情朗读第一段。  [点评:打破传统的“串讲”“分析”,以学生的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决不代替分析,而是导读、激励、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第二部分。  师:有一次,我同几个画友到泰山写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深入学习这部分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