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反思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反思

ID:38541609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4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反思_第1页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反思_第2页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反思_第3页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反思_第4页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反思学校:天津市西青区中北中学姓名:金智慧检测三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并分别进行重建设计.一、本节课设计了如下两个教学目标:(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一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2)经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的探索过程,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有如下三方面的特点:特点1着眼局部,依附整体.数学知识的教学,应该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课堂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

2、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整体性.本节课的目标(1)是平行四边形有关边角性质的延伸;研究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是研究一个几何图形的内部结构的基本要素的性质一般研究思路的具体体现;目标(2)是平行四边形有关边角性质的研究方法延续,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既关注了探究几何图形性质的一般活动经验,又关注了本节课区别与其他课的特点,用学生已有的基本活动经验,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特点2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的目标(1)的设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的应用提供

3、了广泛的空间;目标(1)的设置,学生在探究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通过度量法、剪拼法,信息技术法等不同的方法对自己猜想的结论进行验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特点3有效分解,有机结合本课依据教学内容的价值及学生的认知现状,对数学课程目标中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了有效分解和有机结合,设置了教学目标.设置的教学目标,既包括了如“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一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这样的结果目标;又包括了如“经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的

4、探索过程,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这样的过程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达成性.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可以重建之处为:在“我来当法官”和“我来当设计师”两个环节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若设计目标(3):通过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职业意识,体会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目标也具有可操作性和易达成性.二、在教学目标的达成方面有如下六个方面的特点:特点1思路清晰,结构合理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1.引入新知引入新知环节既关注了学生的“四基”,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达到

5、温故知新的效果,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学习本课内容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探究新知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以画图、观察、猜想、验证、证明、归纳性质、用数学符号表示性质作为主线,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设计了恰到好处的平台,有效达成了目标(2).3.应用新知应用新知这一环节,首先应用新知解决课前提出的实际问题,然后应用新知进行计算,之后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最后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仅提高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在应用新知的过程中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的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的任意一

6、条直线平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面积”.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形式有效的进行了提升,有效达成了目标(1).4.总结新知总结新知这一环节,利用结构框图的形式,注重了整体知识结构的构建,关注了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与结果.特点2、立足学生,注重体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平台.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得以体现.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学活动的设置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为前提.特点3、突出重点、分化难点本节课

7、活动的设计,都是围绕两个教学目标展开的,在探究新知与应用新知两环节分别突出了本节课的设置的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的探究与应用.设置画图、猜想、验证、证明等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突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的探究这一重点;通过两个例题、一个练习题、两个实际问题的设置,有效突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的应用这一重点.对于难点的突破,采用了低起点、小坡度、多铺垫、高要求的策略,尤其是例题2的设置,分步设置,层层深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分化了难点,可谓是“润物细无声”.特点4、感悟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