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平均数》 教学设计

《20.1.1 平均数》 教学设计

ID:38541990

大小:51.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4

《20.1.1 平均数》  教学设计_第1页
《20.1.1 平均数》  教学设计_第2页
《20.1.1 平均数》  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1 平均数》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平均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含义,并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到体会“权”的差异对于平均数的影响,并能应用加权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对“权”的理解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在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当收集到数据后

2、,常用统计表、统计图整理和描述数据,为了进一步获取信息,我们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本节课我们在已学过的平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并学习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作用。一、知识回顾1、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1)2,3,5,6(2)3,4,5,6,8,102、得出算术平均数的概念。身边的数学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表:应试者听说读写甲85788573乙73808283问题1 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请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应该录

3、用谁?谈话引入多媒体展示如何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板书算术平均数的概念。抽学生回答,并规范书写。使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回顾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独立完成。回顾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了解本节所学习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熟悉的算术平均数,容易求解,但是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引入加权平均数作铺垫。二、探索新知应试者听说读写甲85788573乙73808283提出问题问题2 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用算术平均数来衡量他们的成绩合理吗?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2:

4、1:3:4的比确定.1.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由不同的职位需求导致的四项成绩的不同重要性,引入“权”的概念,导入课题。“权”:表示数据重要程度的意思加权平均数:一般地,若n个数的权分别是,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理解新知问题3 如果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则应该录取谁?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问题4 与问题(1)、(2)、(3)比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谁在这中间起作用?2.例题学习例1: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计,然后按

5、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请确定两人的名次。选手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A859595B958595引导学生2:1:3:4说明了什么?提炼出权的定义:反映数据的重要程度。“权”的作用反映数据的重要程度。古语称类似称锤的东西为权,行驶权力的过程就是一个衡量的过程。归纳概括公式(权的百分数的形式与比的形式)说明听、说、读、写的重要程度不一样。通过学生的计算概括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模仿刚才的计算求两位应试者的成绩。问题1的“算术平均数”可以看作是

6、权相等的“加权平均数”。利用所学列出算式。独立完成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认为笔译能力更注重读、写的成绩,让学生体会到“权”生成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求法的理解。体会“权”的差异对“加权平均数”结果的影响。给学生一个反思自悟的过程。巩固所学体会“权”的对结果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权”。3.阅读书本书本111-113页的相关内容。三、课堂练习1.书本113页练2.感受生活中加权平均数的应用四、课堂小结我最大的收获是…我对同学和同伴的表现感到…我从同学身上学到了…本节课在对你今后的生活中对待一些事情进行分析时,会有什么帮助?五、布

7、置作业学生列式后,参照教材完成书写。从加权平均数的多种形式计算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面生活中的加权平均例子提供素材。感受加权平均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体会数学的价值。板书设计20.1.1平均数1.算术平均数:2.“权”3.加权平均数例题五、教学设计说明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内容进行探索,实践和思考的过程,所以学生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教师首先应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创新,教师在发挥组织,引导作用的同时,又是学生的合作者

8、和好朋友,而非居高临下的“统治者”、“管理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