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

ID:38565723

大小:422.5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6-15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_第1页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_第2页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_第3页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_第4页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与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群体心理与管理第一节群体的概述一、群体的概念工作群体: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由共同工作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小群体的特征:1.群体成员彼此之间有经常的、频繁的相互作用;2.群体成员都认为他们是本群体中的一员;3.其他人也认为他们属于同一群体;4.群体具有其成员应共同遵守的规范;5.群体的存在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挑战;6.人数不多,成员之间都有面对面的经常接触,并彼此了解。二、群体的分类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从群体是否实际存在的角度区分)假设群体又叫统计群体,实际上不存在,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划分的群体,如

2、民族、年龄、性别、职业等(同属一群体的人可能从来没有聚集在一起,没有直接的交往,互不相识)实际群体成员之间有实际的直接或间接联系2.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划分)划分标准:群体的成员之间是否有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有则为小型群体,如学校的班级、领导班子、生产班组等大型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方式(群体目标、各层组织机构等)联系在一起。小型群体中心理因素的作用相对于大型群体中要大。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梅约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正式群体: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

3、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非正式群体:指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喜爱为基础。多数与正式群体之间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关键在于引导其更好的为组织目标服务少数非正式群体具有反社会倾向,对正式群体达成目标起破坏作用非正式群体4.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又叫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指这种群体的标准、目标和规范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成为人们要努力达到的标准。这种群体的标准、目标会成为个人的“内在中心”一个人参加某个群体,而把另一群体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如何使先进

4、集体成为全体职工或多数职工的参照群体,真正成为职工心目中努力达到的标准?想像中的参照群体能否代替现实中存在的参照群体?5.群体层次测定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A.B.彼得罗夫斯基提出群体层次测定理论,根据群体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的程度,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松散群体是指人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而群体成员并没有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如同一车厢的乘客、刚刚建立的生产班组松散群体进一步发展,有可能成为联合群体联合群体的特点在于参加这种群体的成员有着共同活动的目的,但这种共同活动都只有个人意义

5、(群体活动的成功或失败都直接与个人利益有密切的关系)。如一起排戏的演员、参加比赛的球队等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把集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真正的集体应兼顾个人、集体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只有群体的成员,至少是多数成员具有集体主义精神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集体对企业中群体建设的启发:把群体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引导群体不断地向更高阶段发展提出群体分类的标准:a.群体中个人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b.群体活动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c.群体活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群体与个人联系程度促进社

6、会发展阻碍社会发展发展趋向AB①②③⑤④1表示一个符合社会进步、具有高度团结性的集体2表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群体,还未形成协调的共同活动3表示一个典型的松散群体,对社会无促进作用也无阻碍作用4是一个具有反社会倾向但组织松散的团伙5是一个违反社会发展方向而组织严密的团伙群体的成员构成、任务、目标、成员之间的关系等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群体及其成员在不同发展阶段则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公认的群体发展阶段模型是塔克曼提出的五阶段模型三、群体的发展1.形成阶段群体成员都在试探,相互接触,相互认识、相互熟悉,在解释群体目标和确定群体内部适

7、当行为方面取得共识。一旦个体真正感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形成阶段结束。2.震荡阶段在群体内部会发生明显的冲突,群体成员对何人为领导者以及领导者应有多大权力问题会争论不休。当群体成员确定了领导者并认识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共同工作对他们有最大利益时,震荡阶段结束。3.规范阶段群体成员之间真正形成密切关系,感到他们属于同一群体,对于什么是正确行为的规范形成共同的认识。群体成员赞同指导群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时,这一阶段结束4.执行阶段群体已准备为完成群体任务、达到群体目标进行工作。群体的真正工作是在执行阶段完成的5.终止阶段任务已

8、经完成,目标已经达到,群体即将解散。如临时任务组等长期工作的群体无需这一阶段,依然处于执行阶段前阶段形成震荡规范化执行任务中止不是所有群体都要经历每一阶段,也不是所有群体都按这一模型提出的时间和顺序发展的,几个阶段可能交叉存在。注意此模型在组建新群体、新团队时的参考价值四、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