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管理0绪论1

IT项目管理0绪论1

ID:38566049

大小:1.78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6-15

IT项目管理0绪论1_第1页
IT项目管理0绪论1_第2页
IT项目管理0绪论1_第3页
IT项目管理0绪论1_第4页
IT项目管理0绪论1_第5页
资源描述:

《IT项目管理0绪论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徐正红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zhhxu@mail.xjtu.edu.cn82668671-308东一楼东256室0绪言0.1什么是电子技术0.2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重点内容0.3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电子技术就是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1.电子器件电子器件的发展0.1什么是电子技术0绪言第一代电子器件电子管离子管电真空器件(1)电子管d.电子受外加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在真空中运动就形成了电子管中的电流。电子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a.有密封的管壳,内部抽到高真空。b.在热阴极电子管中,有一个阴极。c.阴极可由灯丝加热,使温度升高,发射出电子。电

2、子管的主要特点a.体积大、重量重、耗电大、寿命短。b.目前在一些大功率发射装置中使用。(2)离子管a.与电子管类似,也抽成高真空。b.管子中的电流,除了电子外,也有正离子。第二代电子器件——晶体管晶体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也称为半导体器件(semiconductordevice)或者固体器件(solidstatedevice)。1948年贝尔实验室晶体管的发明人——巴丁巴丁,1908年生于美国,16岁上大学,喜欢物理。巴丁早年与肖克利和布拉坦一起研究半导体硅和锗的物理性质时,偶然发现锗晶体的特殊的电流特性。他们通力合作于1947年发明了一种新的半导体器

3、件——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这一超过轰动了世界,巴丁被称为电子技术革命的杰出代表。他们一起获得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事超导理论研究,与中年教师库柏、研究生施里弗建立了超导理论——BCS理论,三人于197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老、中、青合作的典范。JohnBardeen(1908-1991)、walterHouseBrattain(1902-1987)和WilliamShockley(1910-1989)a.体积小、重量轻。e.加电压不能太高。晶体管的主要特点:b.寿命长、功耗低。c.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d.过载能力较差。2.电子电路电子器

4、件与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变压器、开关等元件适当地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电路。电子电路的主要特点:控制方便、工作灵敏、响应速度快等。(3)电子电路必须采用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电子电路与普通电路的主要区别:(1)电子电路包含有电子器件。(2)电子器件的特性往往是非线性的。电子电路分立元件电路集成电路分立电路—由各种单个的电子器件和元件构成的电路(3)体积大,功耗大,可靠性低。分立电路的主要特点:(1)把许多元件和器件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组成的。(2)焊点多,容易造成虚焊。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是把许多晶体管与电阻等元

5、件制作在同一块硅晶片上的电路。(1)体积小,重量轻。集成电路的主要特点:(2)功耗小。(3)可靠性高。(4)寿命长。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在1959年美国的德州仪器公司和西屋电气公司诞生。集成电路发展历程集成度:集成电路上只有四只晶体管。(1)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scaleintegration,简写为SSI集成度:一块芯片上集成有几十个元器件。(2)中规模集成电路Mediumscaleintegration,简写为MSI。集成度:一块芯片上集成有几百个元器件。(3)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integration,简写为LSI。集成度:一块芯

6、片上集成有几千到几万个元器件。(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简写为VLSI。集成度:一块芯片上可集成有十万以上个元器件。(5)目前的集成电路:a.已经可以在一片硅片上集成几千万只,甚至上亿只晶体管。b.集成电路的性能(高速度和低功耗等)也迅速提高。e.集成电路逐步向集成系统(integratedsystem)的方向发展。c.集成电路仍在高速发展。集成度每2-4增加一倍。d.出现的系统级芯片(SOC—systemonchip)。摩尔定律?1965年戈登摩尔在《电子学》月刊发文,认为集成电路元件数量会每18个月增加

7、一倍,这种速度将保持10年。当时集成电路只有50-60个晶体管。后来,摩尔将这一速度修正为2-4年。“这是一种人类的精神。正是它早就了硅谷。”1954年,平均一个晶体管的成本是5.52美元;2004年,是一美元的十亿分之一。日开发出世界最小IC芯片据新华社东京2月6日电日本日立制作所6日宣布,这家公司下属的中央研究所开发出了世界上最小、最薄的非接触型IC芯片,并已成功确认了这种芯片的工作性能。该芯片长和宽分别为0.15毫米,厚仅7.5微米。它通过外部天线接收2.45G赫兹的微波,将微波转换为能量,再以无线方式发送128比特的固有号码。该芯片具有尺寸小和厚

8、度薄的特征,有望广泛应用于有价证券、各种证明文件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纸质物品,并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