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42676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42676

ID:38566845

大小:12.53 MB

页数:181页

时间:2019-06-15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42676_第1页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42676_第2页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42676_第3页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42676_第4页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42676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4267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毛建辉主要内容基础知识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1、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2、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3、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4、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5、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6、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基础知识1、植物病害基本知识植物病害有80%以上为真菌引起的病害,其余为细菌、病毒、线虫及生理性病害。世界上已知的真菌病害有8000种以上。为了便于识别,植物病理学家把真菌分为5个亚门,即(1)鞭毛菌亚门;(2)接合菌亚门;(3)子囊菌亚门;(4)担子菌亚门;(5)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下面分4个纲,即根肿菌纲、壶菌纲、丝壶菌纲、卵菌纲。卵

2、菌纲下面又分为不同的目、科、属、种。植物病害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寄生植物受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根部病害、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按传播方式又可分为种传病害、土传病害、气传病害和介体传播病害等;但是最客观最实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病因类型分类,它的优点是既可知道发病的原因,又可知道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对策。根据这一原则,植物病害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侵染性病害,即由病原微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如真菌、细菌、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原生动物侵染所引起的病害;第二类是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性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所引起的病害,如温度过高或过低、分过度或干旱、肥料过多或营养不足、

3、大气或土壤污染等引起的病害。如日灼病、缺素症、冻害、水涝等。植物病害的分类方法病菌的侵入病菌孢子(菌丝)伤口、气孔、水孔、皮孔、表皮寄主(根、茎、叶、花、果、实)2、昆虫基本知识动物分类学家把昆虫纲分为32个目,其中与农作物关系密切的有9个目。同翅目:各种作物的蚜虫、粉虱、飞虱、叶蝉等。鳞翅目:成虫通称蛾或蝶。包括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豆荚螟、甜菜夜蛾、松毛虫等。双翅目:斑潜蝇、桔实蝇、潜叶蝇、小麦吸浆虫等。半翅目:棉盲蝽、稻盲蝽、荔枝椿象、梨椿象等。缨翅目:通称蓟马。如葱蓟马、稻蓟马、棉蓟马、瓜蓟马等。.昆虫的一生卵幼虫蛹成虫卵幼虫蛹成虫3、农药的基本知识农药按性质分类可分为化学农药

4、、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l)化学农药。又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大类。有机农药是一类通过人工合成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杀伤能力和调节其生长发育的有机化合物,如敌敌畏、三氯杀螨醇、粉锈宁、氟乐灵、毒鼠磷、2,4-D等。无机农药包括天然矿物质在内,可直接用来杀伤有害生物。如硫磺、硫酸铜、磷化锌等。农药按性质分类2)微生物农药。这类农药是利用一些对病虫有毒、有杀伤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加工而成的一类药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多角体病毒等。(3)植物性农药。这是一类以植物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药剂,如鱼藤、烟草、除虫菊等。农药按剂型分类可分为乳油(EC)、悬

5、浮剂(SuspensionConcentrate,SC)水乳剂既浓乳剂(Emulsioninwater,EW)微乳剂(Microemulsion,ME)可湿性粉剂(WP)水性化(又称水基化)剂型水分散粒剂(WDG)等。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水稻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秧苗绵腐病、立枯病和病毒普矮病、黄矮病等.常见主要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稻丛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稻瘿蚊、稻蓟马等.1.稻瘟病一般可分为苗稻瘟、叶稻瘟、节稻瘟、穗稻瘟和谷粒稻瘟。症状: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2。施好“送嫁药”。水稻移栽前一星期用40%富士一号

6、或75%三环唑预防稻瘟病一次。移栽后药剂防治。3、田块出现零星病叶时亩采用40%的稻瘟净乳油150ml或40%的硫环唑200克,20%的三环唑100克,40%富士一号100ml兑水75千克喷雾1--2次进行预防,已发病或发病较重的田块需防2—3次;穗颈稻瘟在水稻破口期(抽穗5%)时亩采用75%的三环唑30克或40%的富士一号iooml,40%的硫环唑200克兑水75千克喷雾1--2次进行预防,叶瘟发病重,感病品种,危险田要防治2—3次。2、稻白叶枯病(1)症状: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性病害。常见的白叶枯病症状有两种:A普通型: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短条病斑,然后沿一侧或两侧,或沿中

7、脉向上、向下扩展蔓延,形成黄褐色长条病斑,最后粳稻上的病斑变为灰白色,.B青枯型:亦称急性型。叶片上没有明显的病斑边缘,而是叶片失水青枯,似螟虫为害状。早晨有露水或潮湿情况下,病部表面出现浅黄色带黏性露珠状菌脓,干燥后呈小颗粒状,易脱落。(2)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病菌在病稻草、病谷和病稻茬,以及病杂草上越冬。细菌借助灌溉水和风雨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蔓延。多雨、少日照,风速大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流行。偏施氮肥、长期漫灌、串灌,容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