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精髓所在

茶文化精髓所在

ID:38571722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5

茶文化精髓所在_第1页
茶文化精髓所在_第2页
茶文化精髓所在_第3页
茶文化精髓所在_第4页
茶文化精髓所在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文化精髓所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与原产地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利用在中国已有5-6千年的历史。茶树原产地的不同学说:(一)中国起源说 (二)印度起源说 勃鲁士(三)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四)原产东南亚有野生茶的各产茶国(五)原产于印度、缅甸和中国交界的无名高地第二节    饮茶的起源与演变我国的先民们在神农时代就已经发现并开始了茶的利用。茶的利用经历了从食用到药用再到饮用的演变过程。汉朝时,茶开始作为饮料,魏晋南北朝时,由于佛教和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特殊行为方式,加速了饮茶风习的传播。到了唐代,随着茶业生产在巴蜀的兴起和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茶成了社会经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饮茶遍及大江南北,塞外边疆。到了宋代民间饮茶之风大盛,宫廷内外,到处“斗茶”。为此,朝廷重臣蔡襄写了《茶录》、宋徽宗赵佶也沉缅茶事,写就《大观茶论》洋洋数千字。第三节    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简史茶文化的源头在古代巴蜀地区,西周时已有人工种植的茶,秦汉以后茶业的重心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转移,唐代茶区范围已经接近我国现代茶区。茶的加工始于“生晒”收藏,唐宋时以生产蒸青饼茶为主,元代以后散茶增多,明太祖“罢造团茶”以后,散茶大盛,饮茶方式随之变革。明清两代相继发明了黄茶、黑茶、青茶、红茶、花茶等茶类的加工,古代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技术达到高峰。绿茶类:鲜叶→杀青→

3、揉捻→干燥黄茶类:鲜叶→杀青→揉捻→焖黄→干燥白茶类:鲜叶→萎凋→干燥青茶类:鲜叶→日光萎凋→做青→揉捻→干燥红茶类:鲜叶→萎凋→揉捻→补足发酵→干燥黑茶类:鲜叶→炒青→揉捻→渥堆→干燥(黑毛茶)→蒸压→成型第四节 茶具的分类与演变茶具是从食具和酒具中分离出来的。茶具种类繁多,依材质分为陶瓷、金属玻璃、塑料、玉器、玛瑙、漆器等多种。唐代已有著名瓷质茶具产地,宋代时有五大名窑,瓷茶具的生产达到很高的水平。明代紫砂茶具崛起,制壶名家辈出。紫砂茶具具有可塑性、透气性、保温性好,经久耐用等特点,艺术品位高,深受人们喜爱。瓷质茶具具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品质

4、特征,亦为品茗妙器。第二章 茶与自然第一节 茶树的特征与特性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常绿植物,具有高度发展的植物体、其外部形态可分为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植株在非人为控制(如剪、采等)条件下自然性状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态型,其树型可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树冠有直立状、披张状及半披张状。茶树最适合生长的温度:18-25℃,茶树喜好酸性土壤,虽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均可生长,但以酸碱度在4.5~5.5之间,透气及排水良好之土壤为佳。第三节                茶的成分与保健功能                                   

5、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的五百多种化学成分,很多都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所以说,茶并非单是生津解渴的饮料,更是一种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效的保健饮料。“四抗、三降、二预防、一增一减”。1、抗疲劳作用: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叶碱和可可碱等生物碱类,这些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使人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感,提高工作效率。2、抗衰老功效: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都是强抗氧化剂,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因此,可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3、抗菌消炎作用:试验证明,茶叶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对大肠杆菌、伤寒和肺炎菌、流行性霍乱和痢疾病原菌都

6、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饮茶对痢疾、肠炎、慢性肝炎、肾炎等都有一定的疗效。4、抗辐射功能:茶多酚、脂多糖、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人体具有抗辐射能力。在高辐射、氧气少的情况下,茶叶可以补充维生素和维持身体机能。5、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血脂含量高,会使得脂质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引起动脉粥状硬化和形成血栓;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饮茶可使血液稠粘度下降,因而也具有预防血栓的效果。6、降血糖,防治糖尿病:茶叶中的儿茶素及杂链多糖类化合物,都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最近日本科学字从茶叶中提取出一种水溶性杂链多醣化合物,进行了100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显示,

7、对患者的血糖值、尿糖值等有明显下降效果。7、降血压,防治高血压:高血压是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血钠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茶叶中富含的钾易溶于热水中,钾可促进血钠的排除,因此饮茶具有防高血压的功效。8、预防癌症:茶叶中含有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儿茶素等物质,具有一定的防癌和抗癌作用。9、预防龋齿:茶叶之所以能预防蛀牙,原因之一是茶叶中的氟元素的含量较高。茶树是一种富含氟元素的植物,尤其是老叶中含有很高的氟元素。饮茶所摄入的氟元素可以达到预防龋齿的效果。除了氟素外,茶叶中的多酚化合物由于对链球菌具有强的杀菌作用和抑制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因此和氟素共

8、同构成综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