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静载试验技术交底未改

14静载试验技术交底未改

ID:38571846

大小:159.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5

14静载试验技术交底未改_第1页
14静载试验技术交底未改_第2页
14静载试验技术交底未改_第3页
14静载试验技术交底未改_第4页
14静载试验技术交底未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14静载试验技术交底未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1310项目名称中铁电气化局商合杭站前3标第页共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亳州南制梁场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静载试验交底日期技术交底内容:一、技术交底范围:本技术交底适用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亳州南制梁场箱梁静载试验。二、技术要求1、静载试验加载方案采用异位试验。加载图示的设置原则:(1)荷载效应等效即内力图相似内力值相等的原则;(2)用等效集中力加载模拟设计荷载,跨中截面首先达到弯曲抗裂极限的原则。2、静载试验加载要求:(1)加载时必须保证千斤顶加载同步,各千斤顶加载速度不宜超过3kN/s,

2、且在限定的时间内达到规定荷载值,在各级持荷时间及在两个循环终级静停时间内,荷载值必须稳定、准确;(2)试验全过程必须保证实际加载值与试验计算加载值偏差不大于±3%;(3)试验前应根据加载布置情况,梁体设计资料和试验时梁体未完成预应力等精确计算基数级荷载Pka,由加载系数K计算各级加载值Pk,并换算出相应的油压表读数作为加载依据。三、作业准备试验前对准备工作进行仔细检查,对各支座及支承点标高进行复核,各部位连接质量进行检查,千斤顶及油泵安装及试运转,梁体挠度测量装置安装检查,人员就位。技术交底书四、

3、施工要求1、加载图示2、加载程序(1)加载前:a、由裂缝观察员用10倍刻度放大镜对在梁底面和梁体跨中两侧1/2跨度进行检查,并对初始裂缝(表面收缩裂缝和表面损伤裂缝)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b、由挠度测量员观测并记录各百分表的初始读数。(2)静载试验加载程序应分阶段进行预加载(第一循环)和正式加载(第二循环),预加载值不宜超过梁体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的80%。(3)A、由负责人发布命令开始加载,每个千斤顶由油泵司机操作油泵进行加载,加载监控员)配合油泵司机控制加载速度(3kN/s)达到规定荷载

4、值(各千斤顶宜同速、同步),并读取及记录千斤顶加载油表读数。梁上安排2人观察千斤顶的行程是否到位及偏移。B、达到规定荷载值后,按规定时间持荷。C、在持荷时间内,由裂缝观察员仔细检查梁体下缘和梁底有无裂缝出现。如出现裂缝或(和)初始裂缝的延伸,应用红色铅笔标注,并注明荷载等级,测量裂缝宽度,同时做好记录;在持荷时间结束前,由挠度测量员观测并记录各百分表读数。五、挠度测量、计算及试验结果评定1、挠度测量及计算(1)在梁体跨中及支座中心截面的两侧布设挠度测量点。取两侧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跨中截面位移值或支

5、座沉陷值。实验加载前,应在没有任何外加荷载的条件下测量初始读数。挠度测量应在每级持荷时间结束时测量;(2)挠度测量后,分别计算第一、第二循环在静活载作用下的梁体两侧挠度值,各循环挠度取其两侧平均值。再将两个循环的挠度实测值乘以等效荷载加载图的修正系数ψ,得出两个循环的实际挠度值;(3)当第二循环的实测挠度值符合检测标准,即f≤1.05×(f设计/ψ),则判定挠度合格。2、试验结果评定(1)梁体抗裂合格的评定梁体在最大控制荷载(K=1.20)作用下,持荷20min,梁体下翼缘底面未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

6、侧面(包括倒角、圆弧过渡段)的受力裂缝未延伸至梁底边,则评定全预应力梁抗裂合格。(2)梁体抗裂不合格的评定①当在某加载等级下(最大加载等级除外)的持荷时间内,梁体下缘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力裂缝延伸至梁底边,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至后一级荷载后,受力裂缝延长或在上述部位又发现新的受力裂缝,即评定在该加载等级与前一级加载等级的平均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②当在某加载等级加载至后一级加载等级的过程中,梁体下缘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力裂缝延伸至梁底边,按加载程序规定加至后一级加载

7、等级后,受力裂缝延长或在上述部位又发现新的受力裂缝,即评定该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③当在最大加荷等级的持荷时间内,梁体下缘底面发现受力裂缝或下缘侧面受力裂缝延伸至梁底边,应在持荷20min后,对全预应力梁分级卸载至静活载级,对允许出现有限拉应力的预应力分级卸载至K=0.60级,按加载程序规定重新加载至最大加载等级。重新加载至最大加载等级过程中裂缝张开,即评定该加载等级为抗裂等级,全预应力梁抗裂不合格。六、安全及环保1、试验梁及试验台吊装时要专人指挥,按规程操作,注意安全。2、吊

8、装千斤顶时梁下严禁站人;梁下观察裂纹者应有防护措施。3、高压油泵、电路要符合要求,避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4、验梁时根据情况设防风、防倾支护。5、仪器、仪表和电器应有防雨、防晒措施。七、他注意事项所有操作均按照设计及规范的条文进行,如遇到实施中确实有困难需要做调整的,需上报监理和设计单位,等得到批准后进行施工。交底人:复核人:审核人:技术交底记录底工点施工班组交底项目交底日期年月日接受交底人签名注:本表为接受技术交底人签名用附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