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

ID:38574327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饮酒>>一、教材分析  本诗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的代表作品,《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后陆续写成的。这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为诗人酒后偶然题咏、即兴之作,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饮酒。他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课本选的是第5首,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后十二年。这首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饮酒》一诗,虽然文字浅易,但理解诗的主旨对七年级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2、七年级学生大都是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提倡标新立异、张扬个性的21世纪,对中国一些传统的隐逸思想却知之不多,他们接触文言诗文时间不长,对诗歌的理解把握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对他们进行民族文化的教化。 三、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了解诗中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  3.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体会本诗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学会赏析。  (三)教学难点:了解诗中景、情、理融为一体的

3、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四、设计思路  在课前准备时,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课下解读。然后在上课时师生再对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解惑答疑。  学习这首诗,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经历及其思想人手,理解本诗中的重点句子。那些表现诗词主旨、作者感情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五、教法:  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

4、;联想想像,研讨赏析法  六、学法:  诵读、讨论、自主探究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体会他那种不愿屈己从俗、决然舍去的高尚节操,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中国的山水与文人的关系导入,山水有了文人的诗歌才名扬天下。庐山之所以被称为隐逸圣地,就是因为陶渊明曾在其山脚隐居。  二、 文学常识作者介绍    陶渊明生平:陶潜,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今江西九江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任官,他的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

5、元勋。但到陶渊明时,家境衰落。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曾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一类小官;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他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当时社会局势动荡,仕途险恶,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念,陶渊明终于辞官回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三、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1.自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解决生字生词问题。  

6、2.指名朗读  请单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可以相互对照,把握正确的字音。  3.品味诵读  教师学生共同讨论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这是一首田园诗,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朗读时按二/三结构。可先由单个学生示范,最后大家齐读,初步感悟诗歌的意蕴。  4.小组合作  指导学生先独自结合书下注释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有疑义之处圈点勾画出来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尽量要符合原诗的语言风格。  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7、。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四、解题答疑加深理解  读完译完之后会发现,诗歌全篇并无一字写酒,为何题目为——饮酒?  (明确: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一共二十首。为诗人酒后所做,在二十首诗的前面是一段序文。让我们先来了解这段序文,因为这段序文对二十首《饮酒》组诗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8、。  五、研讨赏析 品味诗情  师生合作完成,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进行理解赏析。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世俗往来的名利纷扰”。“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