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ID:38574415

大小:13.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端午的鸭蛋》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本单元课文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本课则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以及作者对故乡的乡土风情、民韵习俗的深深思恋之情。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青春期,有求知欲,有好奇心,也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些疏远,因为他们缺乏认知传统文化的机会,也就少了欣赏传统文化的情趣,本课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号召他们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教学目标 

2、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习俗。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趣。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1、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  2、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解读文本韵味,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语言。  教学方法:导入——朗读——品评——拓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课时安排:一

3、课时  教学思路:说风俗——理思路——品鸭蛋——赏语言——谈体验  课前学生预习:  1.自我朗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2.将你认为好的句子或有疑问的语句作上批注。  3、搜集家乡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传说资料或具体实物。  教学过程:  一、读诗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生答: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非常不错,大家懂得真多。下面我们一起看一首诗,请你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节日?(多媒体出示诗歌)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

4、醉讽离骚不解愁。(端午节)  2、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  (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吃五香蛋,赛龙舟、、、、、、、)(多媒体出示风俗图片)  3、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回忆性散文《端午的鸭蛋》,看看作者从一枚小小的鸭蛋里咂摸出怎样的生活情趣。  意图:在对传统节日的回忆中走入文本,感受民间文化习俗。  二、走近作者(学生课外搜集作者资料,课堂展示,教师多媒体补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

5、剧。文风闲适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  三、读文本,理思路。  1、自由有声朗读课文,要求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之后播放示范朗读)  2、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爱的语句。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试试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提示: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鸭蛋络子),这就是文章的写作思路!  意图: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  四、读

6、文本,品“鸭蛋”。  1、齐读课文2、3段,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课文内容,并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2、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向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高邮咸蛋呢?(赞美,自豪)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对鸭蛋名声和特色的介绍)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浓浓的爱乡之情)  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五、读文本,忆童年。  思考探究:说起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最难忘的要属儿时

7、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属四、五两段了。这两段写什么?(写挂鸭蛋络子)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思考:家乡的端午除了吃鸭蛋、挂鸭蛋络子之外,还有哪些风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到幸福和快乐呢?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写出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小结:课文写家乡端午的风俗,写家乡的鸭蛋,写端午的鸭蛋,想表达的就是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意图: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

8、  六、读文本,赏语言。  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有特色,他曾经谈到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