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资源、能源的分布及调配

专题9资源、能源的分布及调配

ID:38576691

大小:2.86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15

专题9资源、能源的分布及调配_第1页
专题9资源、能源的分布及调配_第2页
专题9资源、能源的分布及调配_第3页
专题9资源、能源的分布及调配_第4页
专题9资源、能源的分布及调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9资源、能源的分布及调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岸沙丘。在风力吹飏下,海岸上可形成波状起伏的沙丘。沙丘排列方向常与风向成直角,迎风面比较平缓而坚实,背风坡比较陡峭而松散。如中国北戴河沿岸、福建长乐沿岸,法国濒临大西洋部分岸段,英国的德文郡海岸,北海的部分海岸,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部海岸,美国东部和西部部分岸段,都有海岸沙丘分布。专题9资源、能源的分布及调配考纲要求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区域能源、矿产

2、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涉及的教材内容: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第五章第一节、初中地理相关知识考点一:我国的能源利用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问题及措施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时间:4分钟我国于2004年正式规划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首期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位于浙江舟山和镇海、辽宁大连及山东黄岛,2008年投入使用。二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计划建8个基地,包括广东湛江和惠州、甘肃兰州、江苏金坛、辽宁锦州、天津等地。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三期工程正在规划中,重庆市万州区、海南

3、省和河北省曹妃甸都有望入选。①东南沿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海距我国夏季风源地较近,又有副热带海洋上台风作用,还有海陆风影响,且海面比起起伏不平的陆地摩擦力小,故风能丰富。②三北地区该地地势平坦,接近势力强劲的冬季风源地,北面的上风处又是平坦广阔的戈壁滩,强大的风速和稳定的风向共同促使本区成为我国的最大风能区。③松花江下游地区本区的大风多数是由东北低压造成的。东北低压春季最易发展,秋季次之,所以春季风力最大,秋季次之。同时,这一地区又处于峡谷中,北为小兴安岭,南有长白山,这一区正好在喇叭口处,风速加大。典型考题第1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

4、据材料分析,我国石油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⑵从能源开发利用角度,简述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原因:①我国石油进口量比重大,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②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并依靠海运,一旦该地区或海上运输发生问题,我国石油供给将受到严重威胁。①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煤炭、水能、核能的利用率;②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③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燃料的利用率;④加大勘探力度,努力开发本国的油气资源;⑤拓宽石油进口渠道;⑥增加石油战略储备。考点二:山西能源开发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环境保护和治理时间:5分钟典型考题第2题读“晋、陕、内蒙古地区煤炭南运通道”示意图

5、,回答问题。在晋、陕、内蒙古能源基地的建设中,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环境问题,二是运输问题。你认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在解决这两大问题时,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问题: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破坏;地面塌陷,引发地质灾害;破坏地下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运力不足。解决办法:矿区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在生产环节中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发展坑口电站,进行铁路和输气管道的改造和建设。典型考题第3题(1)分析说明我国核电开发省区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及原因。⑵F、L两省有较丰富的常规能源,为何还要发展核电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区,南

6、方多于北方。原因: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集中,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东部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相对短缺;北方常规能源的分布与生产多于南方,且南方的能源生产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政策支持;核电工业的地区适应性强。随着经济发展,两省常规能源的生产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F省的水能资源已基本开发;L省开发核电工业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改善环境。(3)C市发展核能发电,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不合理。理由:C为重庆市,其附近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水电资源丰富有余且可向外输送;大力发展核电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合理。理由:人口、城市集中,经济发展快,能源需

7、求量大;核能发电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污染小。考点三: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结合必修三P98问题探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结合必修三P90)时间:4分钟典型考题第4题读下面两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或草场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2)甲可从乙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乙可从甲引进:能源;矿产资源;农畜产品。(3)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区经济发展,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改善长江三人民生活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