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浪之歌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浪之歌

ID:38576835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浪之歌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浪之歌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浪之歌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浪之歌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浪之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浪之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0浪之歌案例名称题西林壁第二单元(章)第10课:组歌-浪之歌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提供者许红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浪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的散文诗《组歌》中的一篇,在这首散文诗里,诗人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过联想与想象,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文中,充满了作者哲理性的思考和澎湃的激情,并且,诗人还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敏感而丰富的内心。这篇文章不同于其它写景散文,在诗歌中,诗人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从写海浪与海岸的爱情入手,进而歌颂了海浪美好的感情和高尚的品格,表达自己对祖国的一片挚爱赤诚之心,诗文中处处闪耀

2、着诗人自身人格的光辉。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纪伯伦及其作品《组歌》,识记本课生字词。2.反复朗读,抓住诗中关键词体味浪对海岸的炽热深情,说出海浪的形象。3.结合作者生活经历理解体会纪伯伦对祖国的一往深情,树立积极乐观、向善博爱的生活价值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二学生已历经三个学期的学习,朗读有一定的基础,有一部分学生朗读水平应该不错。本篇文章属于散文诗,学生以前接触较少,而且本诗内涵较深沉,对初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且学生生活在内地,对大海印象不深,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再加上借班上课,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3、不能深入了解,因此,只能通过诵读,教师点拨,资料补充在课堂上相机调整完成本课教学。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

4、、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室。2.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课本。六、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听海浪声音过程与方法图片声音激趣导入BA激趣导入新课2分钟下载自制音形检测知识目标文本音形检测KJ巩固知识2分钟自制了解作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本作者简介KI帮

5、助理解散文诗内容,进而作者的情感5分钟自制写读拓展过程与方法文本写作示范KJ为学生的写作搭建阶梯,进一步升华情感。8分钟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

6、;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清风流水,小鸟鸣蝉。落花细雨、暮鼓晨钟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歌声。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浪的声音)是啊,这里的浪花飞出了激情,浪花里飞出了欢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首散文诗,去感受诗人那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板书:浪之歌(设计意图:对于生长在内地的孩子们来说,很少有机会见到真正的大海,所以,在导入部分,我选择了播放海浪的声音有,再展示有关海浪的图片,给学生一个生动、直观的感受。这个导语,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

7、兴趣。)(二)初读感知1.大声的郎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合作读(思考:这是____的浪)预设:一往深情专一执著爱的深沉……(设计意图:自读部分,使学生对课文形成一个整体印象,能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接下来采用师生合作朗读、个人读与齐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再次熟悉课文内容,谈谈对浪的认识。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在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展示的意境中,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了解,为体悟这首散文诗的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品读体味抛出主问题:海浪是如何深爱着海浪的?细读2-4段,自选一两个词语细细欣赏品味。建议用下列句式说话我认为____词表现了___

8、___。我从____词中读出了______。(设计意图:品读部分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意在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品析语言,进而体会语言文字中蕴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