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个体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ID:38580270

大小:1.12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6-15

个体心理学鼻祖-阿德勒_第1页
个体心理学鼻祖-阿德勒_第2页
个体心理学鼻祖-阿德勒_第3页
个体心理学鼻祖-阿德勒_第4页
个体心理学鼻祖-阿德勒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体心理学鼻祖-阿德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体主义心理学鼻祖——阿德勒A·阿德勒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提出人天生就有自卑感;人也有一种追求优越的先天驱力。阿德勒的基本观点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渐渐形成一种生活风格,根据此生活风格而形成人生目标,但每个人的生活风格不同,因此每一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过程应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验为对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主要观点1、生活风格2、生命的意义3、自卑感与优越感4、人生目标5、社会兴趣6、创造性的自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任何人都有

2、自己的“生命的意义”个体的所有观点、态度、行为、表情、习惯、抱负都与这个意义有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错误生命意义的特点缺乏同类感和社会兴趣。他们所赋予生命的意义是一种个人所有的意义。为己。正确的生命意义人类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对他人感兴趣,相互合作。利他。(社会兴趣)我们从祖先那里得到的遗产。白求恩陈及时,19岁,湖北通山县人,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何东旭,19岁,湖北枝江市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方招,19岁,湖北罗田县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生命意义的形成成长期儿童的经历以及对这个经历的诠释。6

3、岁以前,个体形成独特的生活风格,这种生活风格影响着对生活事件的诠释。自卑感人天生就有自卑感。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障碍,个体就会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从而产生自卑感。有三个孩子,他们头一次去动物园。当他们站在狮子笼的面前时,一个孩子躲在妈妈的身后说:“我要回家。”另一个孩子脸色苍白、全身发抖地站在原地,说:“我一点也不害怕。”第三个孩子恶狠狠地瞪着狮子,问他妈妈:“我能向他吐唾沫吗?”自卑感的不同表现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完全正常的,正是它的存在,才促使人寻求补偿。克服自卑感的两种方式1、积极的方式:将自卑感转变为奋发上进的内在动力,力求补偿缺陷,取得成功

4、。补偿的方式:觉知到自己的生理缺陷后,集中力量在低劣的器官上发展其功能。承认自己的某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缺陷。消化不良的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的问题主要是营养问题,他的兴趣可能会转向食物,因为他相信这样可能会改善自己的处境。结果他可能成为一名专业厨师或营养专家。张海迪史铁生约翰·库缇斯,世界上最著名的激励大师。天生严重残疾,没有腿,也不依靠轮椅生活,却形成了世界级的自尊、自信和自立。当代的榜样:约翰·库缇斯2、消极的方式:使用不正确的方式改进自己的环境。曲解现实(自欺欺人)超补偿作用:个人为了克服缺陷,付出过分努力。超补偿作用是神经症产生的根源。因为气馁放弃任何改进情

5、境的努力。王某喜欢夸张地炫耀自己,父亲只是厂里车间一个班长,她却说他是厂领导;妈妈是街道干部,她说她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部门若有活动,她指手划脚安排东安排西,好像只有她最能干;工作上总喜欢和别人争论,而且不占上风不罢休;同事聚餐,她抢着点菜买单,而且还会把菜谱介绍得有声有色。她自小因是女孩,备受家人冷漠,她下定决心,要证明女孩子更比男孩强。她上学时,成绩优异,甚至在大学里,也没有输给男生。毕业到公司后,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假日和休息时间,想成绩突出,压倒同事,但公司里的员工个个是精英,让她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自己快要挺不住了。追求优越一个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不断产生自卑感,同

6、时又不断地进行补偿的人,他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人总是力图从低劣地位上升到优越地位,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优越,这种动力叫做追求优越。追求优越的两种方式1、追求个人优越(错误的方式)一个人一心只追求自己的优越而忽视其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种人言过其实,骄傲自大、自以为是。他们缺乏社会兴趣,令人讨厌。(优越情结)伪君子:有意或无意地披着关心社会的外衣,掩盖自我中心之实。个人成就不等于心理健康希特勒性格特征分析一点点加高鼻子即使在夏天也不穿短袖衫对动物充满仁爱他对别人的手指着迷午夜飞车对长桌特别感兴趣爱上“嫡亲外甥女”2、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价值。(正确的方式)毛泽东:

7、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为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而奋斗”,罗素:"集中精力于实现伟大的、非个人的希望,……,具备伟大灵魂的人,……心灵反映出整个世界……"人生目标人的行动是受他对未来的各种愿望,而不是受过去经验的激发。个体在4-5岁左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往往是抽象的。一个人小时候其父亲总嫌他做事太毛糙,不够细致。那么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努力做得好,以便得到好的评价。长大后,他可能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发现你的人生目标1、拿出几张空白的纸2、在纸的顶部或者文档的顶部写上:我真正的人生目标是什么?3、写下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