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

ID:38580790

大小:1.10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5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_第1页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_第2页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_第3页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_第4页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_第5页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_第6页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_第7页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_第8页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_第9页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 国 古 代 史多媒体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前期史网络教学课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讲:孙立群教授第三章春秋战国第一节春秋一大国争霸二春秋的经济三私家与共室的斗争四春秋的文化和科技一诸侯争霸1、春秋的政局2、齐桓公称霸3、晋文公称霸4、秦霸西戎5、楚庄公的霸业6、弭兵之会7、吴越争霸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室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这一阶段的历史大体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年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相当,所以历史上称作春秋时期。一诸侯争霸春秋初年的政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激烈,以大吞小,以强凌弱,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此时,卿大夫势力也在增长,瓜分公室,争夺人口,夺取政权

2、。△春秋的形势,用孔子的话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王室衰微天子直辖的“王畿”,大大缩小了。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春秋时期,天子共主的地位,此时已名存实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过去,社会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动乱的中原局面,给周边少数族以发展的机会。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公元前685年(周庄王十二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在政治、军事方面,基本上维持“国”、“野”分治的制度。在经济方面,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并采取“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

3、,使关市几而不征”的鼓励贸易、促进生产的政策。管仲进行的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晋文公称霸晋的改革:任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等人,推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经济政策。作爰田,作州兵。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晋楚发生城濮之战,晋军运用诱敌深入“退避三舍”的战略,使楚军锐气消弱,取得胜利。晋文公复国图秦霸西戎公元前627年,秦乘晋文公去世的机会,派军偷袭郑国,不料行军途中被发现。秦遂灭晋盟国滑(河南堰师)而归。晋出兵截击秦军,爆发了殽(河南渑池西)之战,秦军陷入了晋军的包围圈,全军覆没。秦军东进的企图受阻,于是转而向西发展,进军戎地,“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取得了独霸西戎

4、的地位。弥兵之会春秋时代,先后召开过两次“弭兵”会议。第一次在公元前五七九年,由宋国执政华元发起,约合晋楚,于宋相会,订立了彼此不使用武力,共同讨伐违命诸侯的盟约。公元前五四六年,宋大夫向戌向戌奔走于晋、楚等国之间,取得了诸侯国的同意,在宋都(河南商邱)举行了有十四个国家参加的弭兵大会。青铜剑楚庄王的霸业楚庄王时,任用孙叔敖为令尹,稳住了政局,生产发展,为争霸奠定了基础。前606年,楚庄王率军北上,到达周的直辖区,并遣使问象征王权的九鼎轻重,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架势。楚庄王问鼎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商

5、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吴越争霸▲前506年,晋之盟国吴国打败楚;▲前495年,楚之盟国越打败吴;▲前494年,吴夫差大举攻越,勾践大败,称臣归附;▲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国,任用范蠡、文种,实行改革,前482年打败吴国。前473年越灭吴,夫差自杀。春秋诸侯争霸的意义●争霸是社会变化的表现。●要取胜靠实力,故改革成为各国的普遍需要。●战争客观造成局部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著名军事家孙子二春秋的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成春秋社会变革的物质

6、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即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诗·秦风·驷铁》:驷铁孔阜,六辔在手。《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金、斫,试诸壤土。铁器春秋战国,铁的使用已逐渐普遍。春秋时期,铁器使用还处于初期阶段,但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春秋兵器:铁制匕首铁铲铁犁铧冠●牛耕春秋时期,农业生产中又使用了牛耕。如人们起名字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水利事

7、业劳动工具的改进,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郑国大夫子驷执政,一面整顿井田的封疆,一面开挖灌溉沟渠,取得了显著成效。灌溉工具中已出现了“桔槔”,即利用底端系石顶端桂桶的杠杆提水。这种提水的方法,“民逸而利多”。春秋农具:青铜锄春秋取水工具:桔槔二春秋社会的新变化土地制度的变化春秋时期,私田扩大,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诸侯与周天子之间争夺土地也开始了。井田难以维持。赋税制度的变化前685年,齐国实行按土的多寡肥瘠征收贡赋的办法;前645年晋国“作爰田”;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取消了公田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