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ID:38583524

大小:3.93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6-15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_第1页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_第2页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_第3页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_第4页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从自然地理环境看文化的类型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游牧文化发源在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平原;商业文化发源在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三种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三种文化类型。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冯天瑜大河—农业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江河灌溉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草原——游牧文明的粗旷剽悍、惯于掠夺,与来自草原多变的恶劣气候提供的“射生饮血”的游牧生活方式有关;海洋—商业文明的外向开拓精神,则与陆上资生环境的内不

2、足和大海为海洋民族的流动生活提供纵横驰骋、扬帆异域的条件有关。南方与北方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1.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首先,求实入世的生活态度。“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重实际而黜玄想”。其次,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认识。对自然界的依赖、感恩戴德的心情。追寻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农业社会中的居民储藏一切的生活必需品,包括自己身后的棺材,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张爱玲现实生活中的小段子有一

3、天晚上,我的自行车坏了,正在车摊修车时,放在车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书名给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他好像是突然发现外星人似的惊讶地看着我,并自言自语地说:“哈!哲学!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在读哲学!”2、广阔地域为中国文化提供可资回旋的舞台,形成了不曾中断、具有连续性的传统文化。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中国文化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3.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体多元的传统文化4、地理环境对文化开

4、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封闭性大于开放性。缺乏对外开放、向外进取的动力第一,一面临海、三面环山,相对隔绝的状态。第二,“天朝上国”的自我陶醉、自我封闭观念。闭关锁国乾隆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二)处在一定时空环境中的中国文化结构第一,在思想上重人道、轻天道第二,在政治上重礼治、轻法治第三,在伦理上重群体,轻个体第四,在认知上重直觉感悟,轻理性思维第五,在学术上经学优先并笼照一切第六,在心态上重实际求稳定1、自古以来中国即为人口大国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一直是世界人口大国。历史上时有增减。各历

5、史时期人口峰值大都出现在盛世,而人口的锐减或起伏不定往往是由于战乱。康乾盛世:人口不断增加,乾隆末年突破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2、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追求自给自足)基本面貌就2000年来的历史时期而论,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大体可分为渔猎采集、畜牧和农耕3个主要类型。渔猎采集经济文化区主要限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山林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处。畜牧经济文化区包括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草原、新疆、青藏高原大部。农耕经济文化区包括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和台湾,南到海南岛的大片地区。江南地区较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传统农业

6、经济及相关的经济部门发展,其良好的水路条件和沿海的环境,其日益增大的人口密度造成的生存危机,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3、相对稳定的帝王统治(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为主)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的祖先以维系亲情,并且由此区分尊卑长幼,确定继承顺序以及家族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与制度。宗法制度宗法制度产生的原因阶级产生以前,人类的发展是按照先是原始的群居,以后是氏族,继而发展成部落的规律进行的。这些组织,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宗法制度产生的形式商朝的国家形式是以王为首的贵族政体。商朝的贵族同时也是大家族的族长,所

7、以商朝的国家形式也就像一个家族的扩大。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原则,是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它规定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宗法制度的总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这种继承方式遏制了一般的王室成员对王位的觊觎。这种注重血缘关系、强调伦常秩序的基本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封邦建国制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密切相关的,它是由宗法制直接衍生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因为分封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鲁国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

8、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诗经·鲁颂》成王对周公说:“立你的长子伯禽,使他为侯于鲁,大大地开发疆域,作周王室的辅助。”于是命伯禽为鲁公,使他到东方为侯,赐给他那里山川,还有土田和附庸小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