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

《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

ID:38584460

大小:10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5

《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_第1页
《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_第2页
《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_第3页
《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_第4页
《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检验核医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204005课程名称:检验核医学学分:1.5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要求: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药理学适应专业:医学检验专业教材:1.检验核医学,程绍钧主编,第四版,重庆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2.核医学,李少林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核医学,张永学主编,第一版,科学出版社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检验核医学》是将实验核医学的相关核技术应用于医学检验领域,与医学检验相融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是实验核医学的一个分枝,也是现代医学检验学

2、的重要组成。检验核医学的基本任务是:应用核素示踪技术和体外放射分析技术进行机体的功能研究和对体内的微量物质实施超微量分析,以揭示机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代谢规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拟定,预后判断,以及病因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掌握核物理、核仪器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检验核医学中的相关核技术、体外放射分析以及检验核医学的临床应用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核物理、核仪器的基本知识;(2)重点掌握检验核医学中的相关核技术、体外放射分析以及检验核医学的临床应用;2、基本技能:(1)掌握放射免疫分析的原理、操作流程、

3、分析方法;(2)熟悉不同的检验技术。三、学时安排10授课内容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第一章绪论、与辐射防护基本知识2第二章放射性测量与稳定性核素分析1第三章与检验医学相关的核技术1第四章体外放射分析2第五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2第六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2第七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2第八章胰腺激素与糖代谢2第九章甲状旁腺与钙代谢2第十章胃肠激素2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激素及活性物质2第十二章肾脏功能检测2第十三章血液系统疾病检测2第十四章病毒性肝炎与肝功能检测2第十五章肿瘤标志物2第十六章、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2第十七章

4、、药物浓度检测2合计32四.考核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成绩构成:理论考试80%,平时成绩20%。五、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及放射性衰变基本知识[目的要求]1.了解核医学的定义、内容及发展概况;2.了解放射性衰变的基本知识。[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核医学、检验核医学概念;102.检验核医学的主要内容;3.放射性衰变的基本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目的要求]1.了解天然本底辐射和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2.了解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常用辐射量及

5、其单位(照射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的基本概念;2.电离辐射生物效应;3.放射卫生防护的目的、基本原则、基本标准;4.内外照射防护措施;5.放射性废物和污物处理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三章与检验医学相关的核技术[目的要求]1.掌握核素示踪原理;2.掌握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定义;3.掌握蛋白质与多肽的放射性碘标记技术;4.了解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稳定性与贮存。5.了解相关核技术。[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核素示踪原理设计;2.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3.相关核技术概述。[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1

6、0第四章体外放射分析[目的要求]1.了解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概念;2.掌握放射免疫分析的原理;3.掌握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反应试剂;4.掌握免疫放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特点;5.了解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分析。[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放射免疫分析;2.一般介绍其它竞争性结合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免疫放射分析。[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五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目的要求]1.掌握甲状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的

7、检测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2.熟悉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球蛋白、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3.掌握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微粒体检测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生物化学和生理作用及各项检测的正常参考值;2.TRH兴奋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学、结果判断;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六章下丘脑—

8、垂体—肾上腺轴激素[目的要求]1.熟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10:皮质醇、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的组成和生理作用;2.掌握皮质醇、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检测的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