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2015考研时政热点预测终极汇总 考点+题目

【全】2015考研时政热点预测终极汇总 考点+题目

ID:38594253

大小:135.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5

【全】2015考研时政热点预测终极汇总 考点+题目_第1页
【全】2015考研时政热点预测终极汇总 考点+题目_第2页
【全】2015考研时政热点预测终极汇总 考点+题目_第3页
【全】2015考研时政热点预测终极汇总 考点+题目_第4页
【全】2015考研时政热点预测终极汇总 考点+题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2015考研时政热点预测终极汇总 考点+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考研时政预测: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考点及易考题抢先背  历时4天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3日在京闭幕,大家翘首期待的会议公报(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随之面世,这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纵观近几年的考研政治真题可以发现,中央会议新精神、新思想在试题中必有体现,一种是直接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另一种是与具体科目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考查。为了让广大考生更好的把握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内容、更精准的捕捉考点,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考研政治教研室老师们仔细研读公报内容,为

2、大家整理出了公报重点以及这些重点可能会在考研政治中与具体科目相结合进行考查的知识点。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重点--易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个体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③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五个坚持)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②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4.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

4、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一方面,要坚决反对以党代法。要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坚决防止以法代党。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这就是: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

5、建设;(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6.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

6、机制。8.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9.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①健全依法决策机制,②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③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④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10.司法公正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公正是法治

7、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司法是公正的最后一条防线。围绕司法公正,全会对司法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实行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加强法官、检察官职业保障,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人追究制度,等等。这些重要改革和部署,都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司法机关永远成为社会公正的坚强保障。11.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

8、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