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北方地区

11.23北方地区

ID:38596532

大小:5.13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15

11.23北方地区_第1页
11.23北方地区_第2页
11.23北方地区_第3页
11.23北方地区_第4页
11.23北方地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11.23北方地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安岭兴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太行山主要山脉吕梁山三大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120°E115°E40°N黑土地:草原环境中形成的土壤,土层深厚且肥沃。由于耕地开发过度,存在黑土流失现象。黄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均为黄土地。华北平原为河流冲积土,利于耕种,多旱涝碱风沙灾害。黄土高原多水土流失。沼泽湿地: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重点。盐碱地:华北平原冬春干旱,夏秋多雨,极易发生旱涝。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发生沙暴。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区域或排水不畅的洼地易出现盐碱化。(1)评价松

2、嫩平原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5分)有利:温暖湿润,雨热同期(1分);地形平坦,便于耕作(1分);水源充足,灌溉便利(1分);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1分)。不利:纬度较高,热量不足(1分)。(2)若图中湿地全部开垦成耕地,可能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4分)洪涝灾害增多(1分);气候恶化(1分);水土流失加剧(1分);物种减少,生态失衡(1分)。东北地区的土地利用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其中石油储量占45%,原煤储量占10%,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基地。由于长期过度的开发,有些城市一些重要资源逐渐枯竭,一些

3、老工业基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资源开发、就业矛盾与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并且,近年来东北已经成为人口净流出区域。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东北地区经济转型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之一。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条件。工业区位分析:重工业是东北工业区的支柱。东北地区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协作条件好;东北工业区起步比较早,重工业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交通便利。有利条件:辽宁省中西部与京津冀紧密相邻,距离近;原有的工业基础好;土地价格相对较低;两地区交通联系便捷;环境条件

4、较好(环境承载力较大);国家政策对两地的协同发展扶持;辽宁省有较多熟练(技术)工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2015年两会辽宁省代表提出了将该省中西部地区打造成京津冀地区产业向外转移最佳承接地的建议。说明辽宁省中西部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4分)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关闭或合并老厂,扩建新厂;发展新兴工业,使工业类型多元化;发展科技与教育,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充分利用好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等。我国东北地区近些年资源开发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借鉴鲁尔区产业整治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东

5、北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可采取的措施。(4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