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试卷库考试大纲

《纲要》试卷库考试大纲

ID:38599824

大小:13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5

《纲要》试卷库考试大纲_第1页
《纲要》试卷库考试大纲_第2页
《纲要》试卷库考试大纲_第3页
《纲要》试卷库考试大纲_第4页
《纲要》试卷库考试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纲要》试卷库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修订)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识记:(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2、领会: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3、简单运用: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4、综合运用:(1)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学习目的和要求一、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懂得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

2、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二、领会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以及主要矛盾和基本特征,认清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三、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战争的历史,掌握反侵略斗争的意义以及失败的根本原因。课程考试内容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第二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Page20of20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二、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

3、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动。三、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识记:(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

4、条约。(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屠杀中国居民的惨案。(3)教案。(4)通商口岸。2、领会:(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侵略中国的舆论。3、简单运用:(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特点。(二)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识记:(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2)台湾人民的反侵略斗争。(3)为国捐躯的清政府爱国将领。(4)林则徐、魏源与睁眼看世界。(5)严复与“救亡”口号。2、领会: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及其失败的原因。3

5、、简单运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4、综合运用: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学习目的和要求一、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程,认识其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二、了解洋务新政的兴办,把握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以及失败的原因。三、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领会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课程考试内容Page20of20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的失败。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

6、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第二节洋务活动的兴衰一、洋务运动的兴办洋务派的形成。洋务新政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活动。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识记:(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2)天京事变。2、领会:(1)《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2)《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3、简单运用: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7、4、综合运用: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二)洋务运动的兴衰1、识记:(1)奕与洋务派。(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领会: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3、简单运用: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4、综合运用: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1、识记:(1)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2)“百日维新”。(3)“戊戌六君子”。2、领会:(1)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活动。(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3、简单运用: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4、综合运用: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ag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