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词性活用

古代汉语(上)词性活用

ID:38600748

大小:4.19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6-16

古代汉语(上)词性活用_第1页
古代汉语(上)词性活用_第2页
古代汉语(上)词性活用_第3页
古代汉语(上)词性活用_第4页
古代汉语(上)词性活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上)词性活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上)主讲教师:徐志奇辅导课程七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条件1)代词前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左传·昭公十二年)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列传)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庄子·天运)丞相岂少我哉?(史记·李斯列传)2)能愿动词后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例如:厌(压)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荀子·修身)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楚欲弱我也,先为之弱乎?(左传·僖公十年)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3)“所”后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世人所

2、高,莫若皇帝。(庄子·盗跖)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晁错《论贵粟疏》)4)名词前的形容词,不作定语则活用作动词。例如: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淮南子·修务训)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吕氏春秋·知度)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效)6.名词用为状语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能作状语,而古代汉语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和普通名词,都可以作状语,并能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有人视名词作状语为名词用如副词

3、,因为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是名词的常见用法,所以我们不采纳其说。名词的主要作用如下: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或处所。例如: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韩非子·初见秦)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淮南子·说山训)范雎至秦,王庭迎。(战国策·秦策)舜勤民事而野死,冥勤其官而水死,稷勤百谷而山死。(国语·鲁语)2)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工具或方式。例如:晋楚不务德而兵争。(左传·宣公十一年)江南火耕水耨。(史记·平淮书)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韩非子·难势)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史记·项羽本纪)3)表示

4、动作行为的凭借。例如: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失期,法当斩。(史记·项羽本纪)今两虎共斗,其势不能俱生。(史记·项羽本纪)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史记·留侯世家)4)表示比喻。例如: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一)车雷震而风厉,马鹿超而龙骧。(张衡《南都赋》)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史记·公孙弘列传)5)表示对人态度。例如: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

5、之。(史记·项羽本纪)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二古代汉语的词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及其条件□数量词的位置1.谓语前置为了加强语气或强调突出谓语,在古汉语中可把谓语提到主语之前。例如: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礼记·檀弓)谁与,哭者?(礼记·檀弓)死矣,盆成括!(孟子·尽心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2.宾语前置及其条件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如“谁”、“孰”、“何”、“奚”、“安”、“胡”、“曷”、“恶”和“焉”等作宾语,在古汉语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

6、词之前。例如: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左传·闵公二年)温曰:“何姓?”宓曰:“姓刘”。(三国志·蜀书·秦宓传)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齐。”(庄子·人间世)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吾敢谁怨乎?(史记·吴世家)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战国策·赵策)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下)“何如”又作“如何”,与“若何”和“奈何”同为凝固结构,意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都可在中间插入其他成分,意为“对…怎么办”、“

7、把…怎么办”。例如: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骊姬问焉,曰:“吾欲作大事,而难三公子之徒,如何?”(国语·晋语一)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宾语必须是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包括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和否定性无定代词“莫”。例如:事若克,季子虽

8、至,不吾废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哀公六年)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保民而王,莫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