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战役胜利的一个前提陈贵宝

四大战役胜利的一个前提陈贵宝

ID:38602778

大小:3.50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16

四大战役胜利的一个前提陈贵宝_第1页
四大战役胜利的一个前提陈贵宝_第2页
四大战役胜利的一个前提陈贵宝_第3页
四大战役胜利的一个前提陈贵宝_第4页
四大战役胜利的一个前提陈贵宝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大战役胜利的一个前提陈贵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大战役胜利的一个前提 和两个保障陈贵宝2009/6/14一、四大战役起始时间及战果战役指挥起始时间历经天数战果辽沈战役解放军指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国民党指挥(陈诚)卫立煌、郑洞国、范汉杰。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52天解放军伤亡6.9万人;消灭国民党军队47.2万人;俘获将官186人;缴获火炮4709门,掷弹筒234具,重机枪2387挺,飞机16架,坦克76辆,汽车2170辆等。解放东北全境,第一次取得对国民党军数量上的优势平津战役解放军指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聂荣臻;国民党指挥傅作义。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62天解放军伤

2、亡3.9万人;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淮海战役解放军指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国民党刘峙、杜聿明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65天歼敌55.5万人,缴获坦克215辆,火炮4000门,飞机6架,汽车1700余辆。解放长江中下游地区。渡江战役解放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国民党指挥汤恩伯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42天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5.3万余人,缴获各种炮1370门,坦克、装甲车119辆,汽车1161辆,舰艇11艘等装备和物资。二、四大战役胜利的一个前提:正确的战略部署(一)辽沈战役的战略

3、部署必须估计日本战败从中国撤退时,新四军及黄河以南部队必须集中到华北去,甚至整个八路军新四军集中到东三省去,方能取得国共继续合作的条件。——毛泽东,1942年7月。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即使我们把现在的一切都丢了,只要我们占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毛泽东,1945年6月10日。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刘少奇,1945年9月。具体措施:派遣大批军事干部到东北,华北、华中应派遣100个团架子的军事干部,从班、排、连、营、团到事务、政治人员都配齐,迅速陆续前往东北。100个团干部的分配为华中20个,山东30个,晋察冀

4、25个,晋冀鲁豫25个。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刘少奇,1945年11月。辽沈战役的战略:在东北战场上,针对敌人兵力部署在锦州、沈阳、长春三点一线的态势和撤退东北的企图,毛泽东制定了“关门打狗”的战略方针,要求人民解放军“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中共中央决定把第一个歼击目标选择在东北战场。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之间进行的。第一阶段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于10月15日打下锦州,歼敌10余万,俘敌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范汉杰。截断了北宁线,封闭了东北与华北的陆上通道。长春守敌动摇,一部起义,一部投诚,长春顺利解放。第二阶段从10月20日开

5、始至28日,进行了辽西会战,东北野战军全歼了妄图重占锦州,夺路南逃的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第三阶段从10月29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解放了沈阳和营口,东北全境得以解放。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连同其他战场的胜利,人民解放军上升为300万人,国民党军队则下降为290万人。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巩固的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战略后方,并拥有了东北野战军这支近百万的战略预备队,为以后解放平津与华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

6、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二)淮海战役战略部署1947年12月25日-28日,中央会议决定一项战略意图,派遣华野副司令员粟裕带领三个纵队渡江南下。调动敌人,减轻大别山刘邓压力。歼敌主力于江北。1948年4月18日,粟裕。根据敌人兵力的70%集中在长江以北的实际情况。9月会议决定: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第三年度仍然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9月会议提出了党的战略任务: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在大约5年时间内(1946年7月起)歼敌正规军、非正规军和特种部队750万人左右,从根本上打到国民党反动统治。具体步骤:1.每年歼敌正规军100个旅

7、左右,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2.要求我党迅速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工作的干部,以便有秩序的管理解放区;3.召集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事宜;4.恢复和发展解放区的工农业生产;5.建立全国性的群众团体;6.提高干部文化水平,扩大党内民主生活;7.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加强纪律性。淮海战役:针对敌人在以徐州为中心点的“一点两线(陇海线、津浦线)”,企图以此来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而且万不得巳时撒到淮南与南线敌人汇合以确保南京、上海的兵力部署,毛泽东提出了“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的战略方针,对敌人进行“中间突破”加以各个就地歼灭

8、。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发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