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四忆堂诗集上集

侯方域四忆堂诗集上集

ID:38607238

大小:867.00 KB

页数:142页

时间:2019-06-16

侯方域四忆堂诗集上集_第1页
侯方域四忆堂诗集上集_第2页
侯方域四忆堂诗集上集_第3页
侯方域四忆堂诗集上集_第4页
侯方域四忆堂诗集上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侯方域四忆堂诗集上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忆堂诗集校笺卷之一过易水黄金台千金尚有昭王阙,高台遗址生青蕨。阴风常闻击筑歌,蟋蟀哀鸣细不歇。野原夕照霸图尽,东顾督亢卧苍碣。老父无语立渔津,易水卷波寒六月。惨淡经营割据心,死马不辞金千笏。今人但知重刍粟,何论霜蹄恣超忽;汗血骅骝泣路隅,况是区区皮与骨。校记:[一]“蟋蟀哀鸣”:强善本作“凄人寒螀”。[二]“尽”:强善本作“空”。笺注:1、“易水黄金台”,《战国策燕策》:“(燕)南有呼沱、易水。”《水经》:“易水出涿郡故安县(今易县)阎乡西山,东过范阳县南……又东过束州县(今河北河间县束城)南,东入于海。”《大清一统志·易州直隶州》二:“黄金台在州东南……上谷郡图经:‘黄

2、金台在易水东南,燕昭王置千金台上,以延天下士。按:明崇祯三年至五年间,方域父恂官兵部右侍郎督镇昌平,方域常往来于昌平、京师、商丘间。此诗为其侍父途经易水黄金台时所作,时约崇祯四年六月。2、“千金”句,《战国微·燕策》:“燕昭王求贤,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3、?’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末句之“皮与骨”,即指已死之千里马。3、“高台”句,“高台遗址”,即黄金台遗址。《战国策》、《史记·燕召公世家》只言筑宫,未说筑台。筑台之说始自孔融《论盛孝章书》云:“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又任昉《述异记》卷下:“燕昭王为郭隗筑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为贤士台”。4、《击筑歌》,又叫《易水歌》。《战国策·燕策三》:“(荆轲)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

4、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5、“督亢”,古燕地名。《史记》卷八十六《荆轲传集解》引刘向《别录》:“督亢,膏腴之地”。《大清一统志·顺天府二·山川》:“督亢坡,在涿州东南,即燕太子丹使荆轲以刺秦者。”按,《史记·荆轲传》记载:荆轲将樊于期头和督亢图献秦王以刺之。6、“今人”以下四句“霜蹄”,骏马之蹄,此代指骏马。汗血、骅骝皆骏马名。按,崇祯三年四月,方域父恂超拜兵部右侍郎,驻昌平督练兵马,直至崇祯六年五月升迁户部尚书。其间恂为振兴昌镇,一方面拮据经营,精心条画;一方面多次疏请粮饷,但当权者“戛戛难之”。《明实录·崇祯长编》五年十二月载侯恂上《昌镇挑练

5、事宜疏》云:“昌镇积弱,实缘积贫,盖军需多者不过七钱,少者则止四钱五分;其官廪大者不过三两,少者则止六钱三分耳,各镇额例未有如此之薄者。臣自出镇以来,日讨军实而申儆之,既经挑练五千,随之为请加饷、请增俸,又请以旷缺充双料,而当事俱戛戛难之。”出塞迢递关山上,寒风万里秋。控骑还大漠,分道出通侯。龙虎新县号,烽烟更筑楼。幕庭应北去,征戍一归休。校记:[一]“骑”,强善本作“鞍”。笺注:1、“出塞”,汉横吹曲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一《横吹曲辞一·汉横吹曲一·乐府解题》曰:“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李延年选。魏、晋已来,唯传十曲,五曰《出塞》…”按:横吹曲,军中之乐,马上奏之

6、,声调雄壮,多反映将士边塞生活。据该诗内容,考《明实录崇祯长编》,崇祯三年三月,拜原河南巡抚范景文为兵部左侍郎督师通州;四月,拜侯恂为兵部右侍郎督师昌平;五月,二人分别离京赴任,作者随父北上。本诗似作于该年秋。2、“龙虎”,昌平州有龙虎台。《大清一统志·顺天府三》:“龙虎台,在昌平州西旧县四十里,居庸关南口,地势高平如台,广二里,袤三里。元时车驾岁幸上都,往来皆驻跸其上。”此指地势险要之昌平;或曰指龙虎之旗,亦通。“县”,通作“悬”。按:此下二句指恂整饬军威。3、“幕庭”,漠南匈奴民族之王庭,此代指满、蒙等少数民族之军事政权。《史记匈奴列传》:“骠骑封于狼居胥山……是后匈奴

7、远遁,而幕(按:通漠)南无王庭”。又见文选陆佐公《石阙铭》“幕南罢障”句李善注。魏徵墓[自注]魏徵墓在阜城1郑公坟墓下,乱草没烟井。遭际附云龙,零落归墟垅。岂非古贤豪,同此吊秋影。唐季改衣冠,大造嗟驰骋。我来揖荒祠,闻钟发深省。校记:[一]“自注”,资灿本无。[二]“墟”,强善本作“邱”。[三]“造”,强善本作“业”。[四]“闻钟”,强善本作“慨然”。笺注:①阜城,县名,明清时属直隶河间府,即今河北省阜城县,为明时由商丘去京师必经之地。又《大清一统志·正定府二陵墓》载:“魏徵墓,在晋州(治今河北晋县)西南五里。”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