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战争比较》PPT课件

《两次战争比较》PPT课件

ID:38607677

大小:247.0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6-16

《两次战争比较》PPT课件_第1页
《两次战争比较》PPT课件_第2页
《两次战争比较》PPT课件_第3页
《两次战争比较》PPT课件_第4页
《两次战争比较》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次战争比较》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兩次戰爭比較第二次波灣戰爭不論在軍事學術,或國防實務上,均具備極高的參考研究價值,因為歷史上從未有像波灣兩次戰爭一樣,發生在相同的作戰地域、具 備相同的主要參戰國。美伊開戰迄今,各方對聯軍作戰效能貶褒互見,惟任何大規模軍事衝突,其背後糾結必雜沓萬端,很難從單一角度切入評論成敗,謹以作戰目標等六項因素,表列兩次波灣戰爭軍事衝突差異(如表列):1991年2002年戰 爭 目 標一、光復科威特。 二、驅逐科威特境 內伊拉克部隊。 三、孤立海珊政權。 四、保護油田。一、終結海珊政權。 二、向國際宣示美國以

2、軍事力量獲致政治 目標的決心。兵 力約五十萬,主要派兵國家:美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法國、英國、埃及、敘利亞等國。約三十萬,主要兵力來自美國、英國,少部來自澳大利亞、波蘭等國。1991年2002年國際支持獲聯合國支持外,三十國實質提供人員、物資參戰;十八國提供人道援助物資。未獲聯合國支持下,美國宣稱獲得四十國以上支持,惟多數國家採「靜觀其變」姿態。戰略(術)一、空、陸作戰階段 劃分明確,嚴格 管制各階段作戰 期程。 二、全面摧毀伊拉克 軍、民基礎設施。 三、大規模多路地面 攻勢。一、全面空陸非線

3、式 同步作戰。 二、初期以精準空中 攻擊伊拉克上層 軍、政目標。 三、目前陸上作戰態 勢主力從南向北 進擊。1991年2002年科 技一、巡弋飛彈、F117隱形戰 機、B52轟炸機對伊拉克 部隊行地毯式轟炸。 二、M1A1戰車性能優於俄製 戰車(T72)。一、數位化系統整合。 二、大量運用衛星科技。 三、武器更具殺傷力。 四、精準炸彈比率大幅提高。非 軍 事 任 務一、恢復科威特政權。 二、油田滅火。 三、鼓勵富比士500大企業進 入科威特重建經濟。 四、國際分攤戰爭經濟耗損。 五、建立聯合國武檢小

4、組確 保科威特免受伊拉克軍 事威脅。一、建立伊拉克民主政府。 二、重啟以色列、巴勒斯坦 和平談判,以緩和中東 國家對美伊戰爭不滿情 緒。 三、防止伊拉克庫德族人趁 機獨立。 四、冀求國際社會合作重建 伊拉克經濟與民生設施。 五、人道援助。一、戰爭目標:﹝一﹞第二次戰爭本質,雖在手段與範圍上,是有 限戰爭,但在目標的追求上,是一場無限戰 爭。﹝二﹞第二次戰爭所追求的目標較為抽象,使得對 「戰爭所應投入資源」之計算不易。二、投入兵力:﹝一﹞第一次為「多兵追求小目標」,第二次為 「少兵追求大目標」,顯示出

5、聯軍非常自信 於軍事科技。 ﹝二﹞聯(美)軍越戰後獲得經驗,當年「兵力逐 次投入」為最後挫敗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越 戰後,在各個國防指導文件、準則中加入 「嚇阻不成,以絕對優勢軍力擊滅敵人」文 字。第二次波灣戰爭開戰迄今,許多人質疑 聯軍用兵幅度不足,致次第從國內增兵,是 否重蹈當年「逐次用兵」覆轍。三、戰略(術)差異分析:﹝一﹞戰爭目標不同,致作戰縱深不同:  1第一次戰爭戰略目標:「驅逐伊拉克軍隊、恢 復科威特政權」,作戰縱深短淺,陸、空作戰 階段明確分隔,可兼收「作戰效果連貫」與 「指揮管制簡單

6、」之利。  2本次美伊戰爭戰略目標:「解除海珊政權武裝、 終結海珊政權」,作戰縱深長達五百公里以上, 若循「明確劃分階段」將喪失軍事作戰「同步」 之利,令敵有整補、規復戰力時間。三、戰略(術)差異分析:﹝二﹞「空戰」的認知層次不同:  1第一次波灣戰爭全程階段劃分:   第一階段:空中攻擊伊境戰略目標。   第二階段:空中攻擊科威特境內伊拉克空軍。   第三階段:地面作戰消耗共和衛隊戰力;孤立科威特 戰區。  第四階段:地面攻擊包圍科威特境內伊軍。  2作戰進入第三階段時,第一階段仍繼續進行,因此,

7、 第一階段之「空戰」實為戰略層次空中戰役,而不能 視為地面作戰之前導作戰。  3本次美伊作戰首日空襲至今,其作戰目標明確定為 「首腦份子(LeadershipLevel)」等「隨機目標」, 故應視為追求戰略目標之空中作戰,與地面攻勢無 直接(立即)關聯。三、戰略(術)差異分析:﹝三﹞傳統「作戰階段劃分」為垂直線形概念,「先」、 「後」明確分割,與古代「擊鼓進擊」、「鳴金收 兵」作戰管制手段,其階段劃分之簡單明確,均不 脫「目標」、「手段」分析模型: 1目標:傳統作戰一次戰役所追求目標之距離較短,「階

8、 段明確」不但指揮、管制容易,亦無損於作戰效 果之連貫。 2手段:傳統指揮、管制技術較不發達,無法遂行複雜指 管功能。因此可以說聯軍在本次空陸非線式同 步作戰中的指、管作為(技術),為一新的突破嘗 試。現代作戰型態下「網狀結構」之「作戰階段 劃分」已現雛形,「作戰階段」被用作指揮、管 制重要手段之原始功能,短期內應不致產生重大 改變。三、戰略(術)差異分析:值得我銘記於心,作為戰場用兵參考為:「空戰」「陸上作戰」之階段劃分,由於科技愈益發達(手段),使得所追求作戰目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