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热点分析》PPT课件

《中国经济热点分析》PPT课件

ID:38611944

大小:228.3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16

《中国经济热点分析》PPT课件_第1页
《中国经济热点分析》PPT课件_第2页
《中国经济热点分析》PPT课件_第3页
《中国经济热点分析》PPT课件_第4页
《中国经济热点分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热点分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主讲宋中华E-mail:szh76@sohu.com第一章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第二章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企改革第三章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第四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第六章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化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节第八章虚拟资本与泡沫经济第九章我国失业现象与通货膨胀第十章农业理论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第十一章我国的国际储备教学大纲第一章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渐进过渡一、向市场经济过度的方式与路径比较1、华盛顿与北京共识(1)华盛顿共识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下的资本和市场全面开放,秉承了自由竞争思想,与

2、自由主义的主流经济学传统一脉相承。(2)北京共识国情、市场与政府、以人为本避免两极分化、强调本民族文化和文明传统减少文化摩擦。2、两种共识的比较(1)市场化过程就是资源配置方式从等级规则向产权规则转变,权力由政府转变个人和企业。(2)两种规则等级规则产权规则(3)两种规则转变的方式:激进式和渐进式激进式:政治民主化、经济国企私有化、经济政策休克疗法优点:尽早让旧体制退出。缺点:负面影响大。渐进式: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增量改革、先试点后推广。(4)渐进和激进的实质本质区别: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宪法制度。该制度包括三个方面:政治:共产党领导经济:公有制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3、位(5)激进的理论依据①依据:私有制下的市场主体和通过自由竞争形成的价格体系、放开价格,让市场这只看不见得手去配置资源效率最高。即民主化、私有化、通货稳定,放开价格。②缺陷:缺乏指导转型的政策能力、难以适应转型国家的国情、不具备理性和信息、私有化不是企业获得活力的重要条件。(6)两种转型路径选择的客观背景工业化不同程度、传统体制的成熟性基本制度危机与体制性政策性危机政治上的独立性、外来经济与制度资源不同的政治传统文化(7)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的两个结果①重新走激进式②停滞或衰退(8)破解这以谜团的切入点:市场化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以前理论所没有关注的特殊作用,并据此提出制度变迁的三阶段假

4、说,以解释渐进式改革下出现持续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二、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1、诺斯的需求诱导制度变迁逻辑市场经济是分散决策体制,制度变迁由个人或企业为谋求现存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而产生制度变迁的需求引发2、我国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由权力中心通过行政命令法律法规的强制自上而下。3、供给主导的特征(1)统一领导(2)统一组织(3)统一观念4、供给制度的约束因素(1)宪法秩序:规定制度创新的空间(2)制度供给成本(3)财政成本(4)知识约束5、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之间的冲突等级规则与产权规则冲突:二者的决策主体不同,但要求由等级转化为产权(1)等级规则转化产权规则实际就是实际就

5、是权力集中走向权力分散。分散的方式:①行政性放权:放权让利②经济性放权:产权改革和政企分开(2)分散的表现:①下级代理机构②企业③等级森严的行政协调系统在产权规则的冲击下出现了若干真空地带结论:等级规则的松动和产权规则的不健全必然导致市场秩序出现混乱。(3)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推动的决策权分散化和市场化面临双重障碍:经济和政治障碍①经济障碍:通货膨胀。②政治障碍:政治自由化、腐败、不稳定。上述双重障碍引发的两难选择,使改革呈现走走停停,活乱循环的局面。改革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正是变迁的等级规则和分权规则(产权规则)冲突的外在表现。三、中间扩散性制度变迁方式与地方政府的特殊职能1、诺斯悖论(1)产

6、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大基石。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制度,核心是产权制度。(2)诺斯悖论含义有效率的产权结构制度依赖于国家进行界定和保护,但双重目标和双重约束,会对不同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政策,从而可能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从而导致经济的衰退。(3)诺斯悖论的表现形式:在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方式中的制度变迁方式和制度选择目标之间的冲突。意味着权力中心主导的制度变迁方式由于无法解开“诺斯悖论”而面临很多障碍。(4)解开“诺斯悖论”的突破口①在微观主体的自愿契约与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之间,存在中间媒介。②地方政府就是这种中间媒介2、地方政府的特殊功能(1)地方政府成

7、为制度变迁方式中“第一行动集团”①中国选择的增量改革,显著特点是制度性放权(当然还有经济性放权),但地方政府可能不放权,从而放权也放不出一个市场。②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推行分灶吃饭的财政制度。③地方政府具有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通过政绩实现政治升迁,因此地方政府官员成了政治企业家,即具有企业家和政治家的双重功能。(2)地方政府争夺“非均衡改革战略下潜在制度收益”即争夺可获得垄断租金制度创新进入权①直接从权力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