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功效详释》PPT课件

《中药功效详释》PPT课件

ID:38614901

大小:468.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6-16

《中药功效详释》PPT课件_第1页
《中药功效详释》PPT课件_第2页
《中药功效详释》PPT课件_第3页
《中药功效详释》PPT课件_第4页
《中药功效详释》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功效详释》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药常用功效详释讲座南京中医药大学1中药常用功效详释中药治疗疾病原理: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因其各具有独特的性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既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也是脏腑用药的基本原则。中药常用功效详释中药常用功效详释目前课堂教学或相关文献在讲解中药功效时较为笼统,学者有时难以准确把握其要点,细辨中药功效,对于巩固药性知识,实现辨证用药有重要意义。本讲座以常见病症为纲,治法用药为目,系统归纳中药的常用功

2、效,以供参评。中药常用功效详释一、止咳平喘凡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咳嗽气喘的发生机理是颇为复杂的,治法与功用简介如下:中药常用功效详释一、止咳平喘1宣肺止咳平喘:宣通肺气制止咳嗽之意。外邪袭肺、痰浊阻肺,致肺气闭郁,出现咳嗽气喘。宣肺药具有辛散之性,能宣通肺气,宣散肺邪而止咳定喘2清肺止咳平喘:药性苦寒或甘寒,清泻,肺火来治疗肺热咳嗽,症见咳嗽痰稠色黄,口渴烦躁不安,舌红苔黄等。3润肺止咳平喘:润肺燥,止咳嗽之意。药物性味以甘寒居多,用于阴虚肺燥咳嗽,症见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等。一、止咳平喘4.泻肺止

3、咳平喘:泄降肺火或肺中之水气或痰饮,以平定气喘之意。药物性味苦寒或甘寒,适用于肺热或肺中之水气或痰饮所致的咳喘5.降气止咳平喘:泄降逆气之意,亦称“下气”,降肺气之上逆,适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喘6.敛肺止咳平喘:收敛肺气,制止咳喘。敛肺药大多酸涩,适用于肺虚久喘、肺气耗散者,或肺肾两虚久喘不愈者一、止咳平喘7.温肺止咳平喘:能通过温散肺中之寒达到止咳平喘目的的药物作用,适用于寒饮犯肺所引起的咳嗽、咯痰、气喘等症。8.化痰止咳平喘:既能化痰,又能平喘的药物作用。如旋复花能燥湿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湿阻肺之咳喘;射干清热化痰平喘,用之痰热壅盛之咳喘。

4、二、化痰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痰具“有形”与“无形”之分,“痰邪之为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就其治法举要如下:二、化痰1.燥湿化痰:此类药偏于温燥,治疗湿痰证谓之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咳嗽,痰多色白、胸闷苔腻者2.润燥化痰:润肺燥,化燥痰。指性味甘平或微寒之品,治疗肺燥咳嗽、干咳、痰少难咯等症。3.化痰除痞:即化除痰浊消除痞满之义。化痰除痞药物多辛温或苦寒,适用于因痰浊停滞所致的气机不畅、胸满痞闷之证。二、化痰4.温肺化痰:指通过温肺散寒而有利于痰饮排出的药物作用。适用于寒痰壅滞之咯痰清稀、阴疽流注等证。5.

5、坠痰:坠,下坠之义。功能化痰且质重而性下坠者,谓之坠痰。适用于癫痫、狂躁、咳喘等痰浊实证。6.豁痰:开豁壅塞之痰浊之义。豁痰药多具有较强的祛痰作用,适用于痰浊蒙蔽清窍,神志不清,痰壅咽喉等证。7.软坚散结化痰:软化坚块,消散结滞之义。软坚散结化痰药适用于痰瘀积聚而致的瘰疬、瘿瘤、症瘕等症。三、止呕凡能降胃气、止呃逆,治疗胃气上逆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呕药。胃气上逆致病因素颇多,治法各异,现简介如下三、止呕1.温中止呕:温暖中焦,健运脾胃,祛除寒邪而使脾胃功能恢复,达到止呕目的的药物作用。适用于脾胃阳虚之呕吐证,兼见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

6、,四肢不温等。2.降逆止呕:凡能平定胃气上逆,从而协调脾胃功能达到止呕目的的药物作用,常可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呕吐等症。三、止呕3.清胃止呕:清泄胃经火热,治疗胃热气逆之呕吐。症见胃脘嘈杂,食入即吐,舌红苔黄等。4.行气和胃止呕:陈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调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治疗呕吐、呃逆等证。四、止泻(痢)1.清肠止泻:主入大肠经,善于清大肠积热而达止泻目的的药物作用。用于食滞肠胃滞泄泻证,症见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舌头垢浊或厚腻等。2.清热燥湿止泻:药性苦寒,善去脾胃大肠湿热而治疗泻痢,症见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气味臭

7、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等。3.升清止泻: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的药物作用四、止泻(痢)4.渗湿止泻:渗利水湿而止泄泻之义,又称“利小便,实大便”渗湿止泻药味多甘淡,用于小便短少,大便稀溏或水泄。5.行气止泻:药物辛行苦泄,善行大肠之滞气而治疗湿热泻痢6.健脾止泻:能补益脾气,以加强脾的运化功能而达止泄泻之目的的的药物作用。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无力等症。四、止泻(痢)7.燥湿止泻:药物苦温燥湿以祛湿浊,对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闷,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症尤为适宜。

8、8.补肾暖脾止泻:壮肾阳、暖脾阳以止泻,常用于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症见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等。9.涩肠止泻:固涩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