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讲》PPT课件

《中药炮制学讲》PPT课件

ID:38615382

大小:266.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6-16

《中药炮制学讲》PPT课件_第1页
《中药炮制学讲》PPT课件_第2页
《中药炮制学讲》PPT课件_第3页
《中药炮制学讲》PPT课件_第4页
《中药炮制学讲》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学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药炮制学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张春凤第四章中药炮制分类、古老记时及辅料 第一节分类一.古代炮制分类法三品分类法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炙大法》:炮、火监、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煞、曝、露。三类分类法陈嘉谟分类:火制、水制、水火共制按药物的属性分类《炮炙大法》按金、石、草、木、水、果等分类,不离本草的范畴。二.现代分类法1.按用药部位分“炮制规范”:根、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草、藤木、矿物分类2.以炮制法则及炮制工艺分类(1)五类分类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它方法(2)《药典》“药材炮制通则”分类法:净选、切制、炮制(3)本教材分类方

2、法采用“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贯彻了《药典》的通则: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方法第二节炮制的古老计时法(一).时辰1.古之时辰,以十二地支为序排列,一昼夜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2小时。2.时辰--“时”,“一时”为一昼夜的1/12。3.“一时”以上的时间称谓。超过“一时”,说“从巳至午”、“从巳至末”,4.时辰与现代时间的对应关系子时:夜11点-次晨1点;午时:上午11点至下午1点。(二).半日1.半日半日=半天,按旧说为六个时辰,半日=12小时。如《炮炙大法》:“蓖麻子盐汤煮半日”,半日--白天。2.一夕、一宵、一夜的含义它们=半日,夜间

3、。一夕、一宵、一夜=一宿《本草蒙荃》:“芫花滤出,渍水一夜”《炮制大法》:“枸杞子,酒润一夜”(三).五十刻古人以“铜壶滴漏”记时故称“刻漏”。古时—昼夜=100刻50刻=半日现代:1刻钟=15分钟古代:1刻=14.4分钟(四).一日1.一日--1天,即一昼夜2.一日有多种表达形式如:一日、一昼夜、一夜、一日一夜等。偶尔也有写为:旦夕、朝夕、一百刻、一周时、周日的。3.一日也有单指白天者《炮炙大法》曰:“白颈蚯蚓,以无灰酒浸一日至夜,漉出”。无特殊说明时,一日多指一整天(即一昼夜)4.伏时--一昼夜,较难理解,解释者亦不多。①苏南一带地方志上常有出现,称“一伏时”为一

4、昼夜②汪昂《本草备要》将“一伏时”加注为“一昼夜”(五).一炷香烧完一根香所需要的时间,称一炷香。可以理解一炷香约为1小时(六).一炊时和一饭时如:《太平圣惠方》:“甜葶苈浆水浸一炊时”。和一柱香同样,是个大概的时间。(七).一七炮制中的“一七”:指七昼夜。如《修事指南》:附子,小便浸二七日。第三节中药炮制常用辅料一、辅料的概念炮制辅料:作用:中间传热体;发挥药性作用分类:二、液体辅料多用于炙制、蒸制、煮制、淬制等。1.酒分类:黄酒:含乙醇15%~20%,炮制多用白酒:含乙醇50%~70%,折算使用炮制方法:酒炒制(酒炙)-当归、黄连酒蒸制-女贞子、地黄酒炖制-肉豆蔻

5、酒淬制-阳起石(一)对黄酒和白酒的使用分歧①白酒代替黄酒:②不能用白酒代替黄酒:A.应用历史比白酒长;B.大多数地区应用普遍;C.所含成分丰富,作用必有差异;D.价格便宜,来源丰富,利生产;E.能赋予药物色、香、味等良好的外观形象。(二)酒的性质:辛、甘、大热;活血通络,祛风散湿(三)酒制的作用(1).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提高疗效(因为酒是良好溶媒)(2).引药上行,扩大用药范围(大黄等)(3).改变或缓和药性,保证用药安全(蟾酥、常山)(4).增加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5).解腥、防腐、矫臭矫味(乌梢蛇、蕲蛇)2.醋名称:苦酒、米醋、陈醋含量:乙酸4%-6%

6、炮制方法:醋炒制(醋炙)-柴胡、芫花、五灵脂醋煮制-莪术、元胡醋蒸制-乌梅、五味子醋淬制-磁石、穿山甲金醋提净-硇砂(精提)性质:酸、苦、温,散瘀止血,理气止痛,行水解毒炮制作用:增药效、矫味、防腐、解毒、利溶出(生物碱)现代研究:醋元胡、芫花、提净硇砂;还不能说明醋炙法的机制3.蜂蜜成分:含果糖、葡萄糖70%,含水14-20%,炼制后用性质作用:生则性凉。熟则性温,故能补中。归纳为:甘平,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矫臭。蜜炙的现代研究:麻黄、甘草麻黄:麻黄碱变化不大;挥发油损失1/2。甘草:a、甘草酸损失b、甘草酸变化不大成分变化关键是加热温度问题:蜜制药物时,所用

7、的蜜是炼蜜。一般用的是嫩蜜,但对炼蜜尚无规范的质量标准(水分、杂质、用量、用法)4.生姜汁成分:挥发油、姜辣素、淀粉、树脂状物质作用:1.缓和副作用姜厚朴2.解毒姜半夏3.抑制药物的寒性姜黄连姜汁的制备:鲜姜捣汁、干姜煎汁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为1:1药材:生姜:干姜=10:1:1/3炮制方法:姜炒制-厚朴姜煮制-半夏5.食盐水源于宋成分:NaCl性质:性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矫臭矫味作用:盐下引入肾利小便现代研究1.盐制黄柏与生品对比,其化学成分无明显变化。2.泽泻的生品、酒制品、麸炒品,对动物都有利尿作用,但盐制品反而无利尿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