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ID:38620844

大小:373.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6-16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_第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_第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_第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_第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单元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单元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侧面。教学建议:1、要重视直观演示,讲清基本概念。2、要重视操作过程,让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8题。教学重点:掌握圆

2、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建议:1、课前要指导学生自制好圆柱模型。2、要讲清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注意和圆柱侧面积加强比较。3、例2重点让学生弄清楚每一步计算求什么,不要出现求表面积的计算公式。4、例3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圆柱的体积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圆柱的体积公式、例4和“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建议:1、要突出实验推导的过程,注意让学生操作。2、要

3、注重转化,注意让学生大胆的猜,合理的验证。3、例4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直接应用,教学时注意统一计量单位。(四)圆柱容积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5、“练一练”,练习二第5~9题。教学重点: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容积。教学建议:1、要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2、要让学生弄清先求水桶底面积的道理。(五)几何知识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第10~l8题,练习二后的思考题。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学过的立体图形的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教学难点: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六)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例1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5题。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建议:1、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圆锥模型。2、要重视测量圆锥高的教学,注意操作步骤讲解和示范的规范。3、要重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教学,把估计和验证有效的结合起来。(七)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例2、“练一练”,练习三第6一11题。教学重点: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5、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建议:向学生介绍一下测量底面直径和高的方法。(见教师用书)(八)圆柱、圆锥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复习第1~5题。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九)表面积、体积计算实际应用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2页复习第6~11题,复习后面的思考题。教学重点: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六)单元教学重点:认识复

6、式折线统计图。单元教学难点: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一)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例题、“练一练”,练习四第1、2题。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教学建议:1、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由学生为主,教师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2、结合统计图回答问题,要重视让学生说和提数学问题。(二)统计图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练习四第3题、第4题。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的方法。教学难点: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三)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

7、教材第27~28页扇形统计图和“练一练”。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难点: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教学建议:1、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2、讲清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引导学生自制扇形统计图。第四单元比例单元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单元教学难点:认识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的联系和区别。(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六第1~5题。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教学建议

8、:1、要强化比例意义的教学。2、要加强“比”和“比例”两个概念的比较。3、适当补充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和填比例的一个未知项的练习。(二)解比例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例2、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6~11题,练习六后的思考题。教学重点:认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学建议:1、例2要着重向学生说明什么是解比例,明确解比例的依据。2、例3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三)比例尺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的比例尺及例4、“练一练”,练习七第1~3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