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习题5.2产业转移

地理必修三习题5.2产业转移

ID:38623062

大小:3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6

地理必修三习题5.2产业转移_第1页
地理必修三习题5.2产业转移_第2页
地理必修三习题5.2产业转移_第3页
地理必修三习题5.2产业转移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三习题5.2产业转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 第2节一、选择题 (2010年南安检测)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软件制造B.玩具制造C.汽车工业D.石化工业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B.技术C.交通运输D.劳动力价格3.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A.转移污染物B.寻求企业发展最优区位C.扩大企业影响力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2010年长春模拟)“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据此回答4~6题。4.在工业生产的各环

2、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  )①制造加工②设备材料③产品研发④产品品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①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②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价值③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④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

3、荒”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对外部门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带来了严重打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我国两大工业区,箭头表示农民工的主要流动方向。读图完成7~8题。7.近年来甲地产业群北移至粤北山区,其考虑的主要布局因素是()A.环境和技术B.交通和市场C.土地成本和劳动力D.原料和能源8.民工的流动方向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面临民工就业饱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B.乙地出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C.甲地的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了D.乙地产业发展对技术要求较低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转移是很自然的态势。回答9~10题9.改革开放

4、初期我国东部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工”。这主要是因为()A.劳动力成本的变化B.市场需求的变化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变化10.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紧邻长江的宜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A.劳动力成本低B.土地资源廉价C.电力资源丰富D.交通运输便捷目前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已经进入“跑道”,即将“起飞”。在江苏省经济发展平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经济继续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呈现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苏北乃至江苏省的地位都呈

5、稳定上升之势。读东陇海产业带在我国铁路交通要线中的位置图,回答11~12题。11.东陇海线产业带已经成为苏南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带,其中从苏南转移来的产业最有可能是()A.服装业B.电子信息产业C.高新技术产业D.金属冶炼业12.下列有关协调沿东陇海线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举措,可行的是()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经济质量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B.大力开发各类自然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C.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D.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二、综合题13.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全球第三

6、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2)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国家产业发展有何启示?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下图示意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材料2:长期以来,广东、香港、澳门与珠江流域及周边8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在交通运输、物资交流、能源开发、科研技术及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材料3: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1)工业的“二次转移”导致了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试分析这种“集群效应”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

7、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2)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3)简要说明“珠三角”与香港经济发展有何互补性。解析:该产业是由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逐步向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说明这种产业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价格低。向这些地区转移产业,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就是寻求最优发展区位。答案:1.B 2.D 3.B解析:根据“微笑曲线”,产品研发和产品品牌环节附加值最高,跨国公司最先考虑这两个环节。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各国研发资源,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