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鲷池塘养殖技术

彩虹鲷池塘养殖技术

ID:38627113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6

彩虹鲷池塘养殖技术_第1页
彩虹鲷池塘养殖技术_第2页
彩虹鲷池塘养殖技术_第3页
彩虹鲷池塘养殖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彩虹鲷池塘养殖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彩虹鲷(Tilapia Zilliger Vais)系鲈形目,鲡鱼科。彩虹鲷是罗非鱼属内基因实变种,经过多代选育杂交育出的新品种。体色以红、黄为主,艳丽多姿,十分诱人。由于形似真鲷,肉味鲜美,故得此美名。  第一章   彩虹鲷的生物学特性  1.外部形态:  彩虹鲷鱼体侧扁而高,头略大,吻钝尖,口端位,口裂略斜,下颌稍长于上颌,颌齿排列呈带状,唇厚。眼中等大,侧位而高。头部两侧各鼻孔一个。前鳃盖骨边缘无锯齿。侧线分为两行,上侧线由鳃盖后缘方向后延伸至背鳍后端附近而终止;下侧线由臂鳍上方体之中央部向后延伸至尾柄之中轴后方而终止;背鳍一个,鳍棘部长于软条部,鳍棘一般(11-19)根;臀鳍

2、起点约在背鳍末端根鳍棘基部的下方,至少有3根鳍棘;腹鳍胸位,具1棘5软条。背鳍和臀鳍软条部后端呈锐角状,后延伸达到尾鳍基底。尾鳍后缘略圆,不分叉,小鱼时呈截形。  2.雌雄鉴别:  彩虹鲷的雌雄鉴别,在幼体时期(全长4-5cm)以下时特征不明显,全长达到(5-6cm)以上时,可以从体外的泌尿生殖孔的数量不同,头型、背、臀鳍的延伸长度来区别。  ⑴泌尿生殖孔:  雌鱼腹部后下方有3个孔,即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生殖孔细小,平时肉眼不易分辨,开口于肛门与泌尿孔之间,内有输卵管相通;雄鱼只有两个开孔,即肛门和泄殖孔,泄殖孔开在一个小圆柱状的白色突起顶端,在生殖期间,此圆柱状突起略下垂,挤压

3、腹部会有精液溢出。  ⑵头型:  一般情况下雌鱼头部背面较为倾斜,而雄鱼头部较为平直。  ⑶背鳍、臀鳍:  雄鱼的背鳍、臀鳍末端软,雄鱼长且尖,伸直可达尾鳍中部。雌鱼背鳍、臀鳍末端短而且软圆,一般只伸达尾鳍基部。彩虹雕同龄鱼中,雄性个体远远大于雌性个体。因此养殖一般只养全雄彩虹鲷苗。  3.生活习性  彩虹鲷属底层鱼类,但其活动水层随鱼体大小及昼夜水温变化而不同。  (1)对水温的适应  a.温度与生长:彩虹鲷属温水性鱼类,耐寒能力较差。多数生存水温为7-45℃;而最适生长水温为20—35℃。水温低于13℃,尽管彩虹鲷没有死亡,但其摄食活动基本停止。彩虹鲷正常生长水温16-35℃;而

4、以22-35℃ 为最适应生长水温;在30℃左右生长最快。当水温降至16℃以下时,生长停止,活动减弱,当水温降至14℃以下时,摄食停止。  b.最低致死温度:经过试验表明,彩虹鲷最低致死温度为12℃。  (2)对盐度的适应:  彩虹鲷是广盐性鱼类,对盐度适应能力较强,既能生活在淡水中,又能生活在海水中。  经过驯化后,彩虹鲷对盐度的耐变范围可以由淡水,最达到56.2‰的海水中,成活率达100%。  (4)耗氧:  彩虹鲷对低氧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且可以在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水体中生存。彩虹鲷生存的水环境,含氧量不得低于1.5mg/1;至少要在1.12mg/1水中。  (5)酸、碱度:  彩

5、虹鲷一般生活在PH值为5-10范围内,但在集中养殖的池塘内,PH值一般为7-8为佳。  4.食性:  彩虹鲷是以摄食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食性范围很广,一般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以人工投喂罗非鱼料为首选。  5.生长:  生长速度指单位时间长度与重量的增长,是评定养殖生产率高低的主要标志。彩虹鲷的生长和其它鱼类一样,它的生长速度是受水体环境、水温、营养物质、水质、放养密度和鱼的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彩虹鲷在性成熟之前生长速度最快:性成熟期生长速度显著转慢,生长指标突然下降,特别是彩虹鲷雄鱼,在幼鱼阶段与雌幼鱼无异,但性成熟后,雌鱼孵育护幼而消耗大量体力,生长受到很大影响,雄鱼

6、的生长速度显著地大于雌鱼。  肥满度指反映鱼类在一定体长时鱼的体重的指标,在某种意义上指含肉量。彩虹鲷的肥满度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一般到了繁殖季节肥满度就降低了。  6.繁殖:  彩虹鲷具有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的特点。多数种类为口腔孵育幼苗,繁殖条件要求低。  彩虹鲷原产于台湾,属热水性鱼类。由于养殖户,特别是北方地区养殖户,受地区温度限制,在5月末至9月末长至8两左右,只能养全雄的彩虹鲷苗种。目前彩虹鲷全雄孵化技术只有台湾永强水产公司最为成熟,其他地区苗种经过试验表明生长速度均小于永强公司产品。因此在此不介绍彩虹鲷养殖技术。彩虹鲷是一种杂交全雄性罗非鱼,属热带鱼类。生长适温20℃

7、-38℃,水温低于12℃死亡。具有食性杂的特点,耐低氧,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3---4个月),抗病力强。彩虹鲷体色鲜艳,似天上彩虹,肉质细嫩,鲜甜可口,是水产市场上畅销产品。 一、彩虹鲷的苗种培育 培育彩虹鲷苗种池塘的面积以1-2亩为宜,4月下旬或5月上旬,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将池水抽至30-40cm水位,每亩用50-80公斤生石灰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一周后注入新水至1.2米深,施腐熟粪肥300-500kg/亩。下肥5-7天后投放彩虹鲷乌仔。每亩下苗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