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复兴:从“授人以渔”到“有教无类”

教育复兴:从“授人以渔”到“有教无类”

ID:38629065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6

教育复兴:从“授人以渔”到“有教无类”_第1页
教育复兴:从“授人以渔”到“有教无类”_第2页
教育复兴:从“授人以渔”到“有教无类”_第3页
教育复兴:从“授人以渔”到“有教无类”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复兴:从“授人以渔”到“有教无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复兴:从“授人以渔”到“有教无类”(南方周末2010,9,9,“大参考”F31版)黄全愈该请“E先生”了有人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我总认为,“兴”是有的,“复”无从谈起。五四引进“D先生”(Demoracy,民主)和“S先生”(Science,科学),动摇了封建专制的文化根基,但运动的最大缺陷是没有请来“E先生”(Education,教育)。民主是让人民做主,人的素质,将决定民主的质量甚至性质。俞可平先生认为“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有一个前提:做主的人民需要启蒙与教育。否则,

2、民主也可以变成一个坏东西。同样,教育不仅决定科学水平,还将影响科学普及程度。“E先生”指的是素质教育,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培育具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现代文明和良好人格的受教育者。中国曾有过素质教育雏形。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出现了一些中国教育史上有标志性的思想和实践。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书育人”之教育目的等。然而,秦以后两千多年,特别是科举制度的选拔功能,逐渐颠覆了教书育人的教育本质。“复兴”要“复”其所有,对今天又极具价值的文化基因;“兴

3、”是通过这些文化元素去诱发“核裂变”,去发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复元教育的本质。教育复兴以发掘教育遗产中的素质教育雏形为引子,以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成果为根本,生发崭新的教育观念,建立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教育机制。当务之急是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1998年,斯坦福法学的教务长Marincovich博士说:亚洲大学(特别提到中国)需要20年才能赶上世界知名大学。2010年,斯坦福法学校长Hennessy博士在南京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需要20年,慢则50年。”十多年过去了,还说要“20

4、年”,甚至半个世纪!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算:从小学到大学,共16年,再加研究生教育,大致20年。从四位一体的教育来看,从一出生到完成义务教育(发达国家指完成高中教育),也大约是20年。这正是培养一代人所需的时间。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困难在哪?世界一流大学至少要具备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学生。前三个“一流”可通过举国财力倾斜,在世界范围内招揽人才,于七八年内办到。但基础教育“搬”不来,必须自己一块块地夯实。一谈基础教育,人们马上想到中小学。我不以为然。基础教育应指从孩子出生到完成义务教育阶段,

5、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用于“自我教育”所铺垫的基础。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世界一流。然而,在基础教育的“终点线上”,人们惊奇地发现,我们的孩子起跑快,后劲不足;奥赛风光无限,诺奖黯然失色。当考试这个检测教学的手段,变成整个教育机制为之运转的终极目的时,教育的方向就错了,结果就培养出高质量的周旋于已知世界的“考生”,而不是高素质的具备探索未知世界能力的“学生”。“教书育人”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把人变成自主、自尊、人格健全的独立个体。基础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乃至教育

6、观念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教育复兴”是让基础教育回归素质教育的轨道。我对比过中美学生的“童子功”:中国孩子琢磨:老师想什么?美国孩子思考:我怎么想?中国孩子琢磨:考试的答案是什么?美国孩子琢磨:我的答案是什么?美国基础教育注重孩子的批判意识、求异思维、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中国的应试教育迫使孩子死记硬背,对权威“注”、“疏”、“解”,对考试顶礼膜拜……一个从小习惯于屈从权威、缺少自主意识的人,怎可能有创新精神?“教育复兴”必须改变形成这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基础教育。否则,中国大学无法在1

7、2年后获得一流生源;无法在20年后培育出一流的研究生。改变一代人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是教育复兴最根本的任务。“教育复兴”:“因材施教”地“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美国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中国古谚。在网上,古谚后面,往往附一个小故事:某日,一小孩在河边见老翁垂钓,鱼已满箩。老翁将鱼给小孩,小孩不要,对老翁说:“把您的鱼竿送我吧!”一不小心,“给”字就泄露了东西方的思维差异。古谚被“中为洋用”地译为“GivemeafishandIwilleattoday.Teachmetofishan

8、dIwilleatforalifetime”(给我一条鱼,今天就吃完;教我钓鱼,受益终身)。虽然翻译有点别扭,但抓准了一个“教“字。鱼竿是器物,像鱼一样可以“给”他人;但思想和技能是不能“给”的。“以渔”无法“给”,只能去“教”、去培养。近几年,国内借素质教育之名兴起“研究性学习”。特点仍是:重传道授业,轻起疑;重解决问题,轻发现问题;重正是,轻证伪;重课堂学习,轻课题研究……而课题研究,必须是“重新收集信息、重新组合信息、重新分析信息、重新研究信息”的方式。“研究气象谚语”是美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