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习题

机电一体化习题

ID:38629628

大小:1.31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6

机电一体化习题_第1页
机电一体化习题_第2页
机电一体化习题_第3页
机电一体化习题_第4页
机电一体化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填空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2.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3.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机电一体化工程研究所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4.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5.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6.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7.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

2、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8.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9.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11.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12.滚珠丝杠副按螺纹

3、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13.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14.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15.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16.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17.常用导轨副的截面

4、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18.导轨刚度主要指:结构刚度、接触刚度和局部刚度。19.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中,常可选择的执行元件:电磁式、液压式、气压式和其他形式的执行元件。20.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分为恒转矩工作和恒功率两个阶段,其转折点的转速和功率分别称为: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伺服电动机用于调速控制时,应该工作在恒转矩阶段。21.步进电机按转子结构形式可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三种。22.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有:单拍工作方式和倍拍工作方式。23.步进电机

5、的开环控制精度主要由步进电机的结构形式和工作方式决定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可以采用细分电路来提高控制精度。24.依据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电路主要由:方向控制电路、环形分配电路、驱动放大电路等组成。25.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微型计算机类型有:单片机控制系统、单板机控制系统、工业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三种。26.提高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工作可靠性的措施主要有:隔离技术、和屏蔽技术、滤波技术27.常用传感器主要分为模拟信号检测传感器、数字信号检测传感器、开关信号检测传感器三种形式。28.

6、机电有机结合分析设计方法主要有稳态设计方法和动态设计方法两种。29.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稳态设计的负载分析中,常见的典型负载形式有:惯性负载、外力负载、内力负载、弹性负载、摩擦负载等。30.在进行机械系统负载和转动惯量的等效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能量守恒定律二、选择题1.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ABCDA机械本体B动力与驱动部分C执行机构D.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2、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开发的类型:ABCA开发性设计B适应性设计C变参数设计D其它3、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AB

7、CA取代法B整体设计法C组合法D其它。4、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化一般包含:ABCDA高速化B高精度C高效率D高可靠性。5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C)A.有关B.无关C.在一定级数内有关D.在一定级数内无关6.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B )A.增加而减小   B.增加而增加   C.减小而减小         D.变化而不变7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两类:外循环插管式和(   D  )A.内循环插管式      B.外循环反向器式C.内、外双循环     D.内循环反向器式8步进电动机,又称

8、电脉冲马达,是通过(B)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A脉冲的宽度B脉冲的数量C脉冲的相位D脉冲的占空比9.PWM指的是(C)。A.机器人      B.计算机集成系统C.脉宽调制     D.可编程控制器10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力学模型是(A)A.阻尼—质量系统B.弹簧—质量系统C.弹簧—阻尼系统D.弹簧系统11某光栅条纹密度是100条/mm,光栅条纹间夹角θ=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