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历史各种题型解题策略

2011历史各种题型解题策略

ID:38630041

大小:309.5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6-16

2011历史各种题型解题策略_第1页
2011历史各种题型解题策略_第2页
2011历史各种题型解题策略_第3页
2011历史各种题型解题策略_第4页
2011历史各种题型解题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历史各种题型解题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透视2010历史高考:真题题型解读与应对策略一、选择题选择题功能:从考察考生再认、再现能力发展到考察理解、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及评价、判断、辨析等各种能力,从机械照搬教材内容到对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对理论、观点的灵活应用能力。1.有利于考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几个选项有不同程度的迷惑性和干扰性,我们必须以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记忆和深刻理解为前提,才能选出正确答案,这是深度。选择题信息量大,一道题能综合多种历史知识,这是广度。 ⒉有利于检测学生所具备的历史学科能力水平。 ⒊有利于提高考试测量的信度和效度。1999-200020012002-2008题量373025每题分值2

2、2.53近年来高考选择题题量和分值变化表趋势:题量越来越少,单题分值越来越高,意味着风险增大。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得选择题者得天下”2009--20102031.张冠李戴,知识混乱例: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常见错误与应对方法对策:最重要的就是将历史知识记牢学透,把握前后知识联系。每单元要求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结构,理

3、清单元线索,把握阶段特征。默写课标上的重要知识点;整理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制定好学习计划,定期检查复习情况。2.粗枝大叶,思维不全对策:强化审题,抓住“题眼”和“关键信息”①要看准试题考查的时间、空间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②一定要看准试题设问的角度(政治、经济、思想;积极还是消极作用等),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③明确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

4、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④要注意题干当中有没有否定条件和特殊要求。结合题干要求,比较选项之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例: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例: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3.囫囵吞枣,概念不清例:某思想家

5、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对策: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历史概念的分析,把常用的概念帮学生归纳。如政治概念:“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经济概念:“自然经济”、“精耕细作”、“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体制”艺术概念:“古典主义”、“浪漫主义”4.错了又错,定势思维对策:作好选择题错题归类和整理单元测试、月考不及格的同学重做到及格为止;定期把错题整理出来再做。失误原因:知识点不熟(92%):时间基本概念,基本史学理论不清(64%)审题不清(77%)

6、:题干、选项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分类和解析按考查方式分为十种类型:最基本的有材料型、组合型(含排列型)、因果型、概念型、逆向型、程度型、评价型、对比型、图表分析型等类型。目前最常见的题目类型是材料情境式难度最大的题目类型是组合式(含排列式)和对比式特点:题干的表述不完整,侧重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全面掌握程度、比较分析、

7、理解能力。题干中常有“最”、“主要”、“根本”、“全面”等限制条件。主要考查归纳、分析、比较能力。解题思路:审清题干要求,分析选项,判断答题角度排除明显不合题意的选项结合题干要求,比较余下选项,决定答案全面掌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全面掌握历史现象、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等知识。提示:平时注意区别相近的知识点1、程度性(最佳)选择题目—优选法(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相似之处是A.都强调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B.都是生产关系的变革C.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D.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