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挖地铁隧道穿越环线地铁沉降控制技术

暗挖地铁隧道穿越环线地铁沉降控制技术

ID:38630704

大小:20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6

暗挖地铁隧道穿越环线地铁沉降控制技术_第1页
暗挖地铁隧道穿越环线地铁沉降控制技术_第2页
暗挖地铁隧道穿越环线地铁沉降控制技术_第3页
暗挖地铁隧道穿越环线地铁沉降控制技术_第4页
暗挖地铁隧道穿越环线地铁沉降控制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暗挖地铁隧道穿越环线地铁沉降控制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暗挖地铁隧道穿越环线地铁沉降控制技术 摘要:论述了雍和宫站—和平里北街站区间段左线暗挖穿越环线地铁施工技术,通过暗挖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确保了环线地铁的沉降值远低于预期沉降值,为北京市类似穿越地铁隧道施工提供了成功案例。关键词: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沉降值;注浆 1工程概况     雍和宫站—和平里北街站暗挖穿越环线地铁既有线是北京地铁5号线18标土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间北起地坛公园南门东侧盾构竖井,南至雍和宫站。左线K12+318.000—K12+366.525段下穿环线地铁,长度为48.525m,其中完全处于环线地铁底板下的长度为22.9

2、m。穿越环线地铁区间地面标高44.0m,新建暗挖隧道埋深22.5m,其顶板与环线地铁底板下表面相距229~368mm,新建暗挖隧道施工时,可见现况隧道底板下表面。暗挖隧道与环线地铁隧道的纵断关系如图1所示。     新建暗挖隧道主要穿越粉质黏土、黏土、夹粉土层。穿越环线地铁的隧道大部分进入潜水层,未进入承压水层。左线区间穿越环线地铁的隧道断面为矩形,隧道净空尺寸为:高4.85m×宽4.3m,C20早强湿喷混凝土初衬厚度为350mm,C30混凝土二衬厚度为500mm。由于新建地铁暗挖隧道紧贴环线地铁底板,受雍和宫地铁车站的影响,左线区间隧道结构形式为平顶直墙,

3、隧道截面尺寸祥见图2。     隧道初期支护钢格栅由4Ф25mm钢筋焊接而成,钢格栅间距为500mm,钢筋网为Ф6@150mm×150mm,喷射混凝土强度C20。     该工程的安全质量控制目标:施工期间保证环线地铁的运行安全,环线地铁的最终沉降量控制在20mm之内;保证新建隧道的施工安全,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施工工艺     穿越隧道采用平顶直墙暗挖法施工,主要分为土方开挖、初期支护、防水、二次衬砌等几个阶段,工艺流程见图3。     根据地质条件、隧道长度、断面大小、埋置深度及地面环境条件等因素,该段隧道设计施工方法为交叉中隔壁法(CRD法)。之

4、所以采用交叉中隔壁法进行施工,主要是从环线地铁的安全角度考虑,该工法具有地层沉降小、隧道防水效果好等施工方面的优势[1]。 3环线地铁结构沉降控制技术     该工程中,暗挖法穿越环线地铁是北京地铁5号线施工的“5A”级危险源之一,确保环线地铁的沉降值小于预计值,保证环线地铁的运行安全是该段暗挖隧道施工的最重要目标。为保证环线地铁的沉降量小于预计值,采取了多项施工管理和技术措施。3.1施工组织管理动态化     “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是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十八字”方针,为保证施工目标的实现,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3.1.1

5、人员安排     在该段隧道施工中,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作业人员合理组织。将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分为3班,每个作业队除有带班队长外,另安排安全员、技术员、质控员以及施工员各1名。明确每班的作业任务,由现场技术人员监督每道工序。对作业人员全面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严格交接班制度。每班作业完成后,需由现场施工人员、安全人员签字后方可下班。3.1.2作业循环控制     为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将初衬施工作业作为关键工作进行控制,初衬施工1个作业循环(掘进0.5m)为:土体加固→上部土方开挖→安拱顶及侧壁钢拱架及格栅→湿喷混凝土封闭→下部土方开挖→安装侧壁及下部钢拱

6、架及格栅(锁角锚杆施工)→湿喷混凝土封闭。4个导洞均采用上下台阶法进行作业,每个作业班组须完成最后的作业循环后方可进行交接班。禁止在作业循环未完成时进行交接班工作。通过作业循环的限定,保证了施工的连续性,做到了不间断施工。3.1.3施工与监测相结合     勤量测是浅埋暗挖“十八字”方针的重要内容,合理、准确、有效的监测成果,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的前提。该段隧道施工中,除监测新建隧道外,还对既有线进行了细致的监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     主要监测项目有:     1)环线地铁结构沉降监测;     2)环线地铁轨道沉降监测;     3)轨道水平变化监

7、测;     4)轨距变化监测;     5)环线地铁结构变形缝监测。     施工中对环线地铁的监测采用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作为施工监测的重要环节。鉴于该项目的具体要求,采用了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智能化远程监测系统[2]。该监测系统全面实现自动化:自动进行数据采集、自动进行数据分析、自动进行数据报警,及时完成数据信息的反馈,为环线地铁安全运营提供及时的判定依据。     该段隧道施工,在掌子面施工至既有外环线附近时,结构沉降值一度达到2.1mm,最大速率达到0.6mm/d。当信息及时反馈后,马上停止开挖,并进行背后注浆。注浆过程也是在实时动态监测下进行的,根据

8、监测数据的变化对注浆压力、注浆位置、注浆量进行调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