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盛顿穿越到大清国

当华盛顿穿越到大清国

ID:38631323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6

当华盛顿穿越到大清国_第1页
当华盛顿穿越到大清国_第2页
当华盛顿穿越到大清国_第3页
当华盛顿穿越到大清国_第4页
当华盛顿穿越到大清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华盛顿穿越到大清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华盛顿穿越到大清国——当西方政治名词遇见中文腾讯网大家作者张明扬“兀兴腾,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陈胜吴广略输武勇,曹操刘邦稍逊风骚……熟读上下五千年的各位,可知这位唤作“兀兴腾”的“异人”是谁?与这怪名字最类似的应当是《三国演义》中藤甲兵的首领“兀突骨”和大金国四太子“金兀术”,但这两位勇则勇矣,但又和“天下

2、为公”有啥关系?“兀兴腾”就是华盛顿,以上那段话出自晚清名臣徐继畲的《瀛环考略》,不知道当时的道光皇帝看了有何感想,自己的重臣竟然将“夷人”华盛顿捧为了直追尧舜禹的古今第一圣君。撇开“兀兴腾”这个怪译名不提,更大的问题在于,大清国是如何翻译“总统”的?对于晚清的知识界而言,当诸如“总统”“民主”“外交”“民权”“议会”“革命”等西方政治名词纷纷登陆之际,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千古未有之大变局”。(资料图:电视剧《走向共和》剧照。图片来源于网路。)就如何翻译成中文,晚清知识界无非有两大门派,其一是如“兀兴腾”这种不管

3、三七二十一的音译,莫名其妙那是跑不掉的,但也不会犯啥大笑话;其二是“反求诸己”,像“儒宪派”一样本着“古已有之”的精神,从中国古典政治资源中寻找对应“意译”答案,运气好找对的时候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实在找不到进而似是而非的蒙一个却往往要闹出笑话,好在无伤大雅罢了。以“总统”(President)为例,音译就有很多个版本。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译成“勃列西领”,怎么听都觉得和英文原音相距甚远,不过考虑到魏源将美国国会(Congress)译成“衮额里士衙门”,参议员(Senator)译成“西那多”,众议员(Repres

4、entative)译成“特底甫”,你就会觉得心平了不少,“勃列西领”听起来还不错。“President”音译最有名的版本应当是“伯理玺天德”。1844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中已有“亚美理驾洲大合众国大伯理玺天德特派钦差全权大臣”云云,之后郭嵩焘和薛福成出使欧洲时均沿用此译称呼“西方民主国家”总统,比如1890年薛福成在向法国总统递交国书中,便称"大清国大皇帝,问大法民主国大伯理玺天德好”。“伯理玺天德”这个译名最妙的在于,也有几分“意译”的味道,即“掌理玉玺、享有天德的人”,因此后来成为最流行的音译也就不奇怪

5、了。对于“总统”的翻译,最热闹的还是以上说的第二种——“古已有之”,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位位皓首穷经的老夫子遍翻典籍,生拉硬套这个词的感人场景。根据熊月之先生的整理,这一类的翻译大约有几十种,比如“尚书”“监督”“正堂”“掌院”“首事”“首领”“邦长”“国主”“天卿”“地卿”等等,各种稀奇的“古词”都有,反正一开始,是肯定没有人译成“总统”的(最后确认要到十九世纪末了)。在这其中,最贴近现代精神的恐怕要算1819年就发明的“总理”,但很显然,按照现在政治话语,这算是将“总统”降了半级。“兀兴腾”的崇拜者徐继畲则算是

6、最接近答案的人,他在《瀛环考略》中说:“(兀兴腾)分其地为二十六部。每部正统领一,副统领一……二十六部正统领之中,又推一总统领,居于京城,专主会盟战伐之事,各部皆听命。”“总统领”虽然怎么听起来都和《水浒》中的“步军统领”“水军统领”脱不了干系,貌似就是同为“众人推选出来的”宋江,但好歹和“总统”一词一字之差,蒙也算徐继畲蒙对了,但不得不说,他将美国的“州”译为多指称游牧名族的“部”颇有点歧视性的味道。还有几种翻译可能就是公然歧视了。比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就将President译为“大酋”,“在美利坚,全国

7、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更夸张的是,在1817年两广总督蒋攸铦在向朝廷报告有关美国船只走私鸦片问题时发明了“头人”的译名,“该夷並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回过头来看,“头人”“大酋”这些称呼简直是反美意识形态的最高峰,可不,如果天朝将美国视作“夷”“番”,他们的首领可不就是“头人”“大酋”嘛,没叫你“土司”就算很尊重了。作为另一个极端,还有一种翻译则是走“捧杀”路线的,直接将President翻译成“皇帝”。据熊月之先生的说法,1879年,美国前总统格兰

8、特访问上海,为表尊崇之意,华人主持笔政的《万国公报》发表文章的题目便是《纪两次在位美皇来沪盛典》,且所用词汇尽是“践祚”“禅位”等中国皇家专属名词。不过,美国人对“皇帝”这个在中国人心目中最为崇高的称呼显然非常反感,《万国公报》的美国主编直接发表“编者按”,阐明皇帝之称在美国人心中不是什么美称,有背民主之义,“民将有不快于心者”。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总统”还可以翻译成“民主”。在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