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桥基础施工平台计算

东海大桥基础施工平台计算

ID:38640108

大小:68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6

东海大桥基础施工平台计算_第1页
东海大桥基础施工平台计算_第2页
东海大桥基础施工平台计算_第3页
东海大桥基础施工平台计算_第4页
东海大桥基础施工平台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海大桥基础施工平台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海大桥基础施工平台计算一、上部结构平台结构为桥面采用10mm厚花纹钢板,下面交替铺设I22a型钢分配梁支撑于贝雷桁梁顶面并与之固定,贝雷桁梁下面设置桩顶分配梁与桩顶连接。(一)面板按承受KH-180履带吊机走行并定点起吊20t荷载检算。以PM452#墩为例。覆盖层标高-8.0m,岩面标高-14.6m~-20.1m。(一)、关于钢护筒1.首节护筒长度=8+9+4+1=22m,护筒直径φ2.3m。取δ=16mm板厚。2.首节护筒重量=3.14*2.3*0.016*22*7.85=19.9t选用KH-180履带起重吊机,31m长臂杆吊幅起

2、重量履带全长5.49m6m23.5t履带有效长4.66m7m18.55t履带中距3.54m8m15.35t履带宽度0.76m(二)、关于KH-180在平台上的作业1.考虑KH-180在定位桩平台上全工况作业,包括行走,起吊,转弯。在平台主贝雷梁组之间增设1组短贝雷梁组,以此确保吊机作业时始终有2组以上贝雷梁共同受力。8贝雷梁组[M]=224.6t.m[Q]=69.9t以KH-180自重50t,吊重20t检算:(履带方向垂直于贝雷梁)全重70t由一侧履带承受,二副梁不均匀受力为80%计算。Mmax=1/4*70*0.8*6=84t.m(

3、可)Qmax=70*0.8=56t(可)注意和要求:(1)吊机此站位有效作业半径按7m考虑,施工A排或C排桩时,吊距min=4.4+0.5+3.54/2=6.67m,若考虑导管架0.8m的定位偏差,可基本满足要求。(2)贝雷桁片要有足够的横向联结。8(3)贝雷桁片顶设吊机专用跑板,跑板应跨三组主桁,并连续连接。2.KH-180上钻孔平台KH-180施工B排桩时,需移位至桩顶平台上,此时吊机需在定位桩顶平台范围内完成转向,履带方向顺贝雷梁,此时指定二边履带对称于一组贝雷梁站立,以使每侧履带受力通过跑板能传递到二组贝雷梁上。吊机旋转中心移

4、位至C排桩中心时,可施工B排桩:贝雷梁偏载系数=1-1.77/4=0.57(取0.6)按每侧履带最大受力70t检算贝雷梁:(此工况检算插打首节钢护筒)考虑履带受压合力偏于旋转中心前侧1.2m,则Mmax=70t*0.6*(18m-6.1m)/18m*6.1m=169.4t.m〈[M]可8(三)、关于定位桩1.贝雷桁梁支承在分配梁A上,分配梁采用2H582,通长设置,取一段跨度7.5m,按简支梁检算(考虑导管架偏差后贝雷桁处于最不利位置)。如前所分析,考虑吊机全重70t作用在一侧履带上,斜向作业时,通过跑板至少分配到二组主桁上,考虑导管

5、架偏差后,着力点最不利如上图示,二组主桁按偏载80%计。吊机力产生跨中弯矩:M1=117t.m分配梁自重产生弯矩:M2=1.76t.m(按250kg/m计)贝雷梁自重产生弯矩:M3=22.7t.m(按贝雷梁组300kg/m计)ΣM=141.46t.m。临时结构:[σ]取2000kg/cm2[W]=M/[σ]=141.46*105/2000=7073cm38分配梁A截面如上图I=97880cm4×2++1.0×73×29.62+1/12×73×1.03+1/12×77×1.03+1.0×77×29.62=327196.5cm4W=327

6、196.5/30.1=10870cm32.分配梁B8考虑导管架偏位后,分配梁A置于B梁受力最不利位置如上图,取最大力70t计:(1)Mmax=60t.m(未考虑剪刀撑受力)[W]=60×105/2000=3000cm3(未通过)8(2)考虑剪刀撑受力:一般杆件选用2[22,分配梁B弯矩M=35t.m[W]=35×105/2000=1750cm3选用2[36,并局部加强。I=11874.1×2+1/12×18×13×2+1×18×18.52×2=360722cm4W=360772.2/19=1898.5cm3(安全度偏低);选用2[40

7、并加强。(四)、中-250钻机施工最外侧钻孔桩荷载组成:1.贝雷桁片以及工22a,花纹钢板(贝雷桁0.3t/m,长度按30m计)计16.8t。2.钻机考虑偏心75%,计22.7t。共计39.5t,取一段7.5m长2根加强型H582,则可承受98.5t,可。二、以PM451#墩为例利用750t.m塔吊施工压力按100t,拉力按80t考虑,则塔吊纵梁(6m)如下图:8纵梁截面特性:I=90×2.4×53.82×2+×90×2.43×2+×2.4×105.23×2=1716306cm4W=I/h=31205.6cm3[σ]=M/W==1/4

8、×100×600/31205.6=0.48t/cm2,可。三、基础部分(一)钢管桩单桩承载力计算1、由于该海区覆盖层稳桩条件较差,所有钢管桩均插打至微风化岩层,钢管桩受力按柱桩计算。⑴.直径φ1.0m钢管桩,厚度δ=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