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ID:38640292

大小:31.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16

关于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当前农民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增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最近,我部组织宣传思想干部深入全县10个乡镇的20个行政村,选择了120名农村中具有代表性的富裕户、贫困户、计生户、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和部分村组干部,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当前农民思想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通过调查,对当前广大农民的思想状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一、当前农民群众的思想现状  调查发现,当前农民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追求生活富裕幸福、安定和谐

2、的心情强烈;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具体可归结为“三求”、“七盼”、“五怕”。  “三求”:一求富。农民求富的愿望强烈。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加激发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愿望。农民群众劳动致富的愿望比以前更加强烈,经济发展再快一点,农民生活再富裕一点,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二求知。现在,农民非常欢迎科技教育,不少农民把科技人员视为“科技财神”。科技意识的增强,不仅提高了广大农民的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而且拓宽了致富门路。三求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

3、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适合农村实际、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比如“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五好家庭”、“文明村户”“信用农户”等评选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文体活动(比如“农民文化艺术节”、“农家小戏院”、“农民秧歌赛”等),农民非常欢迎和需要。  “七盼”:一盼惠农政策。农民群众对中央“一号文件”、种粮直补、免征农业税、“两免一补”等政策极力拥护。但对农资价格不断上涨意见较大,用他们的话说“农资涨价抵消了种粮直补、免征农业税所带来的实惠”。所以广大农民热盼上级党委、政府再出台更优惠的政策,让农民切切实实无负担、快增收。二盼贴心干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

4、头带”,“要致富必须建个好支部,要脱贫必须选好带头人”,“不怕有个乱摊子,就盼有个好班子”,“群众要脱贫,党员干部带头换脑筋,群众要致富,党员干部要有新思路”。这些顺口溜,鲜明地道出了群众对优秀基层干部的热切盼望。农民群众盼望农村干部在不催款要钱的新形势下,能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好事。他们盼农村干部多走走农民的田间地头,多坐坐农民的炕头,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送到农民的心里头。三盼集体服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广大农民越来越重要,农民群众盼望农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

5、帮助群众共奔小康路。四盼环境改善。广大农民强烈盼望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向“脏、乱、差”告别,与“黄、赌、毒”绝缘。路畅,水净,空气清新,有线电视、电话入户联网,用上沼气、装上暖气,生活赛过“城里人”,这是许多农民描述的理想生活。五盼当家作主。当前,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盼望能真正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通过民主手段加大农村政务和财务管理的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六盼社会稳定。农民群众对地痞村霸横行乡里、无赖窃贼祸害一方、闲散青年无事生非、邻里之间小事生仇等破坏社会治安的行为深恶痛绝,他们盼望有一个良

6、好的治安环境,稳定和谐,安居乐业。七盼保障有力。许多老年农民,“双女户”、“独生子女户”的老人,盼望社会保障机制健全,自己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特困户盼社会救济、低保、医疗制度再完善一点,让自己的生活有保障。  “五怕”:一怕不廉干部。怕干部讲享乐、不办事,搞特权、不公正,假务实、搞浮夸。二怕变相要钱。一些地方,因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没钱办事,不得不向群众伸手,使农民群众不满情绪很大。三怕大操大办。眼下,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风气越来越浓,人情风越刮越猛,很多农民叫苦不迭,渴望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在洙湖镇北大吴村,村民反映娶媳妇礼金至少1万,盖新房2万拿不下来,再加上置办酒席,少说也得4万

7、,一场事办下来“脱一层皮,掉几斤肉,欠一笔债”。四怕看博上学。“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处方单一开,十个人来揩”,“红包不进门,看病没有门”,“手术挂号,看病吃药,先通关系,再送红包”,“父母不吃皇粮,孩儿难上学堂”这些生动朴实的民间顺口溜形象地描绘出农民看不起博上不起学的窘况。现在虽说义务教育阶段父母都是农民的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待遇,但高中、大学阶段,高昂的学费压得许多父母喘不过气来,但为了孩子的将来,求东家借西家也要想办法把学费凑齐,为此,许多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