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现行蚕品种旁系鉴定试验

二对现行蚕品种旁系鉴定试验

ID:38640657

大小:1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6

二对现行蚕品种旁系鉴定试验_第1页
二对现行蚕品种旁系鉴定试验_第2页
二对现行蚕品种旁系鉴定试验_第3页
二对现行蚕品种旁系鉴定试验_第4页
二对现行蚕品种旁系鉴定试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对现行蚕品种旁系鉴定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对现行蚕品种旁系鉴定试验李成阶杨忠生李俊刘守金张秀英雷芳(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四川乐山614013)内容摘要:我场于2013年春、夏、秋三季对引进的和本场的“8”字号、夏芳秋白两对现行蚕品种的异地多品系进行了纯种比较和旁系鉴定试验,选择出了两对最优杂交组合871AD×872AB、夏芳AB×秋白D,指导我场蚕种生产。关健词:现行蚕品种纯种比较旁系鉴定蚕品种是指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相同遗传学、生物学特性的蚕的一个类型。在长期的生产繁育过程中,各地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和饲养管理、选择方法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异地系统,其优良性状不同程度的丢失和退化,需要定期从不同地区的不同品系中选择

2、出优良品系,进行优化组合,达到维持品种优良性状的目的。我场于2013年春、夏、秋三季对引进的和本场保存的“8”字号和夏芳秋白两对品种的异地多品系进行了旁系鉴定试验,选择出了最优组合,指导我场蚕种生产,现报告如下:1、旁系鉴定试验经过2013年春季对引进“8”字号母种与我场的母种各品系、引进的夏芳秋白各品系作了纯种比较试验,并制备了不同组配的双交原种,即浸后于夏季进行了原种饲育试验,又制备了不同品系组配的一代杂交种,即浸后于秋季进行了杂交种的旁系鉴定试验。2、试验材料、内容与方法2.1试验材料:“8”字号各品种各品系我场各2个小系、引进各2个品系,夏芳秋白各品种从甲地引进各2个品

3、系,乙地和丙地各1个品系。2.2试验内容:比较各品种各品系主要性状、比较各种组配形式的原种饲育主要性状,比较各种品系组配形式的杂交种主要性状,选择最优组配,指导我场蚕种生产。2.3试验方法:春季进行纯种比较试验:各品系纯种按母种方法进行催青、饲养、制种,力求环境和处理一致,重复次数(饲育区数)不等,调查饲育经过、结茧率、统生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主要性状。并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制备各种组配形式的原种即浸备用。6夏季进行原种比较试验:各种组配原种按原种方法进行催青、饲养、制种,力求环境和处理一致,重复3次,调查饲育经过、结茧率、统生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产卵量等主要性状

4、。并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制备各种组配形式的一代杂交种即浸备用。秋季进行杂交种比较试验:各种组配方式的一代杂交种按杂交种比较试验方法进行催青、饲养,力求环境和处理一致,重复3次,调查饲育经过、结茧率、统生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万蚕茧层等主要性状。3、试验结果与分析3.1“8”字号试验结果与比较3.1.1纯种成绩与比较表1、“8”字号纯种成绩比较品系名饲育区数结茧率统生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871C799.37%97.10%2.0480.52025.39%871Aa998.48%95.54%1.9640.49925.43%871Ab898.48%95.40%1.9730

5、.48124.40%871D898.42%96.20%2.1100.52124.70%871Ba796.16%70.79%2.0830.51024.57%871Bb898.52%90.90%1.9380.47524.54%872C899.13%95.12%1.6910.44926.54%872Aa896.77%84.48%1.7610.47226.87%872Ab897.00%83.00%1.8640.49926.76%872D899.13%94.93%1.6850.39923.66%872Ba898.21%85.69%1.6600.42625.66%872Bb897.56%8

6、8.94%1.7730.46025.96%注:表中871C、871D、872C、872D分别为引进的871A、871B、872A、872B。6对上表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百分数进行了反正弦转换)和多重比较(SSR法),结果是:871A三个小系的普茧率、结茧率、死笼率、统生率和全茧量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茧层量C系极显著高于b系显著高于a系,茧层率a、c系显著高于b系;871B三个小系之普茧率、结茧率统生率、全茧量、茧层量都是b、C系极显著或显著高于a系,只有茧层率差异不显著,说明a系品系已经严重退化;872A三个小系之结茧率与统生率均是C极显著优于a、b,而全茧量和茧层量则相反,均是

7、a、b系极显著或显著高于C系,茧层率差异不显著;872B三小系之结茧率D系极显著高于b系,a系居中与它们差异不显著,统生率D系极显著高于a、b系,全茧量b系极显著高于a系显著高于D系,茧层量三品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b、a、D,茧层率b、a系极显著高于D系。3.1.2原种饲育成绩与比较:表2、“8”字号原种成绩比较品种名结茧率死笼率统生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871A×B95.10%3.24%92.05%1.780.44024.73%871A×D95.77%0.78%95.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