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施工升降机顶升(加节)安全技术交底

广东省施工升降机顶升(加节)安全技术交底

ID:38643166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6

广东省施工升降机顶升(加节)安全技术交底_第1页
广东省施工升降机顶升(加节)安全技术交底_第2页
广东省施工升降机顶升(加节)安全技术交底_第3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施工升降机顶升(加节)安全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施工升降机顶升/加节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广东省兆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富盈香茶郡1幢分部分项工  程电梯顶升/加节工种电梯安拆工一、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纪律,安装拆卸工人必须取得省级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二、一般规定(一)安装与拆除作业前,应根据现场工作条件及设备情况编制作业方案。对作业人员进行分工交底,确定指挥人员,划定安全警戒区域并设监护人员,排除作业障碍。1、安装人员作业时必须遵守高空操作规程,严禁洒后作业。2、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靴、戴安全帽,正确使用劳保用品。进行施工电梯安装作

2、业人员必须取得专业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在有效期内)。3、作业区域拉设警戒线并设警戒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4、在进行施工电梯的安装时,必须由安拆单位安排专业技术和安全人员在场进行监督和监护,并设专人统一进行指挥。5、参加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软底鞋,工具装入工具袋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者必须更换。在攀爬标准节和在吊笼上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并做到一步一挂钩。6、严禁酒后作业,遇到四级以上大风等恶劣气候,必须停止高空作业,并切断总电源。7、高空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或机具等应放在工具袋内,材料放置在平衡的平台上,严

3、禁往上或往下抛掷工具或材料。螺栓紧固过程中,在扣好安全带的前提下,手抓稳标准节,紧固时应均匀用力,避免用力过猛而身体失衡发生安全事故。8、全体安装人员必须遵守安装顺序和操作规程,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在带电线路附近作业时,安全距离必须保持大于3米以上。9、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顶升加节,工作前要检查所用的钢丝绳,麻绳、吊环、卡环、节环等索具是否完好,符合要求。10、禁止任何人在吊起物件下停留或穿行,已吊起的重物不要在空中长久停留。11、装上两节立柱后,要在其两上方向调整垂直度,并把平衡重、梯笼就位。安装标准节连接螺栓时,易螺杆在下,螺母在上

4、。对有预应力要求的连接螺栓,螺栓紧固需按拧紧次序将螺栓准确的紧固到规定的扭矩值。12、调试梯笼。调试导向滚轮与导轮间隙,以电梯不能自动下滑为限,并在离地面10m高度以内,做上下运行试验。13、随立柱的升高,必须按规定进行附壁连接,安装导轨架标准节时,应应先对升降机导轨架的垂直度进行测量校准,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首道附墙距电梯基础距离为5.1m,第二、三道附墙间距分别为5.1m,第三道以上的附墙间距为7.8m。附墙架与建筑物结构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导轨架顶部悬臂部分不得超过说明书规定的高度。14、在立柱加节安装时,梯笼内可以载两个

5、安装工人和安装工具运行使用,因此时还没安装上限位保险,所以必须控制梯笼的上滚轮升至离齿条顶端50cm处。另外因梯笼处于无配重运行,工作时,还必须用钢丝绳保险,把梯笼顶部与钢丝绳牢固连在立柱上。向下运行中,应靠梯笼自重分段逐节下滑,每下滑一个标准节,停车一次,以免超速刹车发热。15、立柱接至全高后,装上天轮组,将梯笼升高到离天轮1.5m左右,钢丝绳绕过天轮其下端与平衡重用卡子(绳夹)固定,当钢丝绳直径为18.5mm时,应使用Yb—20型号的卡子,不少于4个,间距按100—120mm卡牢。当配重碰到下面缓冲弹簧时,梯笼顶离天轮架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m

6、。16、安装完毕后整机运行调试,荷载试验按照《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进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17、安装作业时必须将按钮盒或操作盒移至吊笼顶部操作。当导轨架或附墙架上有人作业时,严禁开动施工升降机。18、在吊笼顶部进行作业前,应确保吊笼顶部护栏齐全完好。19、当发现故障或危及安全的情况时,应立刻停止安装作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应设置警示标志并报告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相应负责人。在故障或危险情况未排除之前,不得继续安装作业。20、在安装过程中吊笼顶上所有零件和工具应放置平稳,不得超出安全护栏。21、安装完毕后应拆除为施工升降机安装作业而设置的所有

7、临时设施,清理施工现场作业时所用的索具、工具、辅助用具、各种零配件和杂物等,吊笼顶部严禁存放不用配件、工具或杂物。交底人签字:接受交底负责人签字:日期:接受人(全员)签字: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组、交底人、资料保管员各一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